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这5类医生将迎来高薪时代!

发布日期:2018-04-02  |  浏览次数:51931

从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的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到国家健康委员会的组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正引领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所谓时势造英雄,那么在医疗卫生的大健康改革中,哪些医学人才将迎来高薪时代呢?

一、全科医生

如果说未来哪类医学人才将迎来最大变化,非全科医生莫属。

基于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需求,基层医疗急需一批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的居民健康“守门人”。

于是近年来,关于全科医生的制度建立、培养、激励等各方面,国务院陆续出台了若干政策,尤其是今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将全科医生的热度推向高潮。

全科医生之所以这么受重视,就是因为稀缺。目前,我国注册全科医生仅为20.09万人,平均每万名居民拥有1.5名全科医生,而按照国际上每万名居民配置5到6名全科医生来计算,中国至少需70万名全科医生。

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到2030年,我国全科医生的数量要达到城乡每万民居民拥有5名全科医生,按此计算,我国今后每年大概要培养4万名全科医生,这个缺口是非常大,这也意味着全科医生发展空间巨大。

既然人才紧俏,那么待遇也要比其他专业高才能吸引人才。年初《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明确说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工资水平,使其工资水平与当地县区级综合医院同等条件临床医师工资水平相衔接。”

并且国家鼓励地方内部绩效工资分配可设立全科医生津贴,如贵州最近出台相全科医生相关草案,就拟定要给全科医生提高20%的基本工资作为岗位津贴,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全额拨付;除了岗位补贴外,对于贫困县的基层医院的全科医生,国家还有特岗津贴,目前广州、贵州等省对特岗全科医生的补助是每年6万元

据最新文件,国家将继续扩大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实施范围,2020年,逐步将试点范围覆盖到所有贫困县的乡镇卫生院,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十九大报告更是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所以,接下来全科医生专业人才必将是基层最有“钱途”的岗位。

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一直以来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坚守在预防一线,但大多医院领导更看重临床业务骨干,目前很多公卫人员在医院的地位不高、待遇差、不能入编,这让很多公卫人员工作无激情。

但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建,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已经被提上了卫生改革的日程。

近日,在国家卫健委正式揭牌时,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并讲话给我们公卫人员撑腰了,她提到:“要把预防放到更重要位置,加强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控,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习”。

新机构承担新使命,我国医疗服务已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这个过程中,国家不断地加大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也彰显了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的价值。

国家“十三五”人才规划也提到要建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所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人才正在从一个低谷走向高峰。

三、中医人才

我们回顾近年来关于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改革的大政策,哪里都能看到提高“提高中医服务能力”的字眼。尤其是去年,《中医药法》的正式实施,更是给中医人执业开辟了诸多道路。

医院治未病科。去年,国家中医药局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并要求接下来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普遍设置治未病科室。一旦全国治未病科全面铺开,中医类人才缺口将巨大,中医类人才也必将成为香饽饽。

个人开诊所。即使不在医院工作,那么中医类人才也完全可以自己开诊所,根据最近规定,中医类执业医师执业3年就可以出来自己开诊所了;即使基层的草根中医通过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也可以开诊所。

如果是自己的中医适宜技术比较扎实,那么在中医崛起的大潮中何愁没发展。正因为中医服务和国家提倡的“医养结合”能更好的切合,所以中医人今后的机会更多,发展前景更宽阔。

四、康复、护理人才

相对医师来说,一直以来护理人员的发展空间和前景都比较受限,合同工居多,同岗不同薪在护理队伍中表现尤为明显,但随着促进健康养老的实施,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已经是医疗服务的一种大趋势

那么在护理市场多元化的时候,护理人员的选择也就更多。

首先,分级诊疗的实施后,基层担负着康复护理的职责,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离不开护理人员的支持;其次,在医疗改革诸多政策的倒逼下,近年来,大批二级乙类医院在财政的支持下都向养老护理院转变,机构转型后对护理人员的配备也有硬性要求。

按照“十三五”期间护理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到2020年注册护士总数445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达到3.14人,其中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工作的护士数要从2015年的64.6万上升到100万人。

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未来一段时间内,护理人员都是供不应求了。

总之,在全国人口老龄化的今天,老年护理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健全,来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

并且去年卫计委发文批准了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可以单独设置机构。在此背景下,市场资本会大量的涌入,在公立医院上班已经不是护理人员的唯一选择了,市场有竞争,人才又短缺,唯有体现护理人员的价值才能留住人才。

所以无论是护理人员,还是康复医师都将迎来黄金时代。

五、精神科、心理咨询师

竟然卫生体制改革的主旨是围绕着大健康,那就离不开对精神人才队伍的建设。

截至2015年底,全国有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2.77万人,心理治疗师仅5000余人,较经济水平相似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并且这些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地市、省一级,县域资源匮乏,于是推动县一级医院设立精神科或心理门诊,是目前精神科改革的工作重点。

“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要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全科、儿科、精神科、临床心理等各类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提高服务能力。

以往精神科收入较低,大批医学生不爱选择这个专业,但是近年来风向变了,财政大力支持民营医院的建设,就拿深圳来说,去年当地三部委发文,明确凡是纳入深圳社会医疗保险协议管理的均给予丰厚的医疗补助,并且对精神科门诊的补助较其他补助标准高出1.2倍。

民营医院的大量崛起,也使得公立医院大批精神科人才被挖墙脚,大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开始多点执业、开自己的工作室,而随着县域精神科的建设及患者的意识逐步提高,基层的精神科人才将会被疯抢。

医疗卫生的投入,与其花在大力扩展医院,到不如从源头开始,预防疾病的产生,我们坚信医疗改革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一理念是正确的。

而这一改革的华丽转身是否成功,这几类医学人才担负着重要角色,他们即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