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取消药品加成后,公立医院活不成了!
公立医院用实际行动表示,这纯属于胡说八道!托管医院,开办公司,忙的不亦乐乎,活的气势磅礴。
强势托管,大医院全面生吞中小医院
据中青报报道,在一次高级别院长会议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表示,实施分级诊疗“假如病人数量大幅度下降,对我们非常致命。”但是,医院已下了先手棋。西安交大一附院早早布局了30所基层托管医院,这些医院基本覆盖了西安周边的县市,“这能保证我们将来有一定的患者资源。”
另以“广州市慈善医院”为例,这家医院的资产是民政局的,而医务人员是广东省中医院派的,日常经营管理由广东省中医院负责;而珠海市中医院,一家地区三甲医院,则把整个资产、人员完全交给广东省中医院托管。
以上仅仅是新近报道的案例,点开网络搜索“医院托管”,跳出的新闻满眼都是,从2014年就有此类报道,近两年愈发密集。这也难怪,自推广医联体以来,一些三甲医院积极参与“松散型医联体”的动力明显不足,因为没有明确的责任、权力和利益的分配,很难做好、做实。
对手越来越强,药企陷入恶性竞争混战
其实大医院更倾向向全面控制合作的医院,待到政策鼓励成立“资产整合型医联体”后,托管医院火了,而且越烧越旺。以前,大医院对中小医院的“虹吸”广为诟病;现在,不吸人才、也不吸患者了,而是直接吞下对方!
怕是以后就没有中小医院了,都是大医院的分店。合作伙伴越来越强,对药企来说,好的一点是一旦进院,产品覆盖率的纵深度有保障,销量也不成问题。当然,硬币的另一面,就是议价谈判时,感觉不会很好。
和尚多庙少,而且庙都连锁了。在完全的买方市场,或会产生恶性腐败,或会产生恶性竞争,而当前降价的主旋律,符合医院和政府的意愿,所以企业面临更多的将是恶性竞争。要不忍痛从了对方,要不仓皇撤退。这一幕,想必也是政策制定时能够预判到的。
医院办医药公司、收购会所
仅议价的一招,就能基本弥补掉取消的加成,何况医院还有其他的营生。
如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向国家卫计委申请成立一家公司,2016年得到批准。这家新公司主要负责医院科研成果的转化,期待在药品零加成以后,公司将给医院“做点补贴”。
“这家公司还收购了一家月子会所,收了医院里所有的公车,你可以对外运营,也可以给我们提供服务。”其院长施秉银说。
另如赛柏蓝较早前的报道,一些公立医院还从事着入股、开办医药公司;自营院外药房;和药企合作成立院外药房等业务。一点也看不出活不下去的征兆,反倒是强势的越来越磅礴了。
至少,压碾药企、药商的力度,从装甲车变成了高铁。
作者: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