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定位论”的营销为何遭受非议

发布日期:2003-10-16  |  浏览次数:83532

特劳特的《定位论》是美国营销学会评选的有史以来对营销最具影响力的思想观念,并受到美欧市场各大公司坚决贯彻执行奉为现代品牌经营的金科玉律。《定位论》进入中国市场及中国的营销同仁视线以来也同样受到了热烈的拥附,但中国的企业界对此的应用却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信奉贯彻定位论的品牌市场业绩平平或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而那部分没有按照《定位论》进行“违例”操作并被很多专家大力批评的品牌反而取得了令人瞠目的成绩。一段时间以来营销界对《定位论》论的中国应用开始反思,近期看到了不少营销同仁对此的评论深感其中很多真知灼见,本人敝陋与各位探讨一点个人的粗浅之见。
  关于定位和品牌延伸的问题,就象两个极端或一面盾的两个面,处在不同的环境时,呈现于外的一个面会完全不同。首先是市场环境差异影响。《定位论》理论诞生于美国,是受美国当前的市场环境需要应运而生的,故在美欧市场营销界、企业界都倍受瞩目并被广泛应用。美欧市场进行现代市场营销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经历了现代营销发展的初期阶段,各种行业、细分领域非常丰富,并且在绝大多数的行业及细分领域里面都形成寡头垄断竞争格局,整个行业基本上被一个或数个寡头品牌所垄断,甚至某个品牌是整个行业的代称象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就是整个可乐业的代称、柯达几乎就是整个胶卷也的代称。而在中国市场则根本不存在以上情况,下面一张表格我们从与品牌延伸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来简单的看一下美欧市场与中国市场特点的不同:

 

美欧市场 中国大陆市场
为现代营销发源地,历史久远,且一直进行自由市场经济,为现代市场营销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并培养良好环境,营销水平达到很高层次; 现代市场营销时间短只有二十年的时间,并且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之前一直进行的是计划经济,至今一直深受影响,营销水平及市场环境都处于相对很低水平;
市场成熟,各种行业、细分领域繁多,市场结构丰富; 市场不成熟,行业及细分领域远远不如美欧市场丰富,因受营销水平及发展时间短所限,又受美欧等发达市场影响促进,造成较高级的市场营销形态与落后的市场营销形态共存但中坚形态大大不足的市场结构;
行业垄断性强,基本上每个细分领域都存在强势的霸主品牌,行业准入品牌壁垒坚实; 基本不存在行业垄断性(除部分国家垄断行业),也几乎没有实际形成强势的霸主品牌,行业准入品牌壁垒很低;
营销观念基本上是受市场需求而产生,营销理论与企业应用基本同步或稍稍领先; 营销观念大多是来自美欧市场,营销界首先接收而到企业应用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先进理念与市场应用有较大脱节,而企业真正应用的可能是早前已被取代的营销理念或具有中国特色的理念;
区域差异较小,某种理念较易形成通用性; 区域差异性大,市场包容力强,理念、方法较难取得通用性;
信息传播阻力大,信息传播方式、渠道丰富多样,信息流量巨大; 信息传播阻力小,具影响力的传播渠道较少,某种意义上央视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力是绝对的,信息流量也不能与美欧市场相比;
消费心理较成熟,对品牌认知度较高,对品牌附加值看的重; 消费心理大多不成熟,对品牌认知度低,产品本身以外的东西较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在美欧市场不能进行品牌延伸是因为延伸难度太大,今天的美欧市场现状也是经历了近百年的品牌竞争淘汰历程而来的;而中国市场现正为自由竞争的高潮时期,也是品牌、企业进行资产积累的黄金时期,不论从市场结构、竞争阻力、消费心理还是信息传播上来讲中国市场现阶段搞品牌延伸是可行的并且可能是必要的。有了强大的品牌知名度在其他领域可能反而具有优势,最少让消费者觉着这是个大品牌品质放心,众多的品牌延伸成功案例也充分证明了这种情况。当然仅仅拥有知名度就以为能够延伸成功也是不可能的,这里与品牌进行延伸的领域与其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否相符、品牌或企业的发展时期以及其他很多营销要素等都有密切关系。这里我们不多做讨论。

  其次是企业经营的不同时期而采用不同的品牌战略的影响。企业经营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得最大利益,不论是品牌延伸还是创新品牌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既然实现最大化利益是企业的唯一目的,那么首先要做到的事如何将失败的风险降到最低,也就是孙子兵法里讲的“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作为新切入市场的新兴品牌面对强大的对手,你是选择正面硬碰硬的拚还是选择迂回的先站稳脚跟积蓄力量然后伺机反攻,我想这个选择很明显,前者是缺少谋略的莽撞之举。近代史上毛泽东在同强大日帝、蒋氏斗争的过程中写下并实践了伟大的《论持久战》,这应该是最经典的弱势组织依据正确的战略部署而最终战胜强大对手的案例。可以说没有游击战、骚扰战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中国,如果按照当时的某些思想去大城市跟敌人进行正面的硬拚,肯定的说中国革命力量一定会早早夭折的,根本不可能有与敌人进行大决战的一天。这是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人都很清楚的,同样,企业经营也是如此,这一点我认为《定位论》主张的是完全正确的,只有通过个性化、独特的定位,去占领没有被强势对手控制的领域,避开锋芒积蓄力量,才可能有跟对手正面决斗的一天,不然,就会被扼死在摇篮里!

  另外《定位论》在中国市场企业界屡屡受挫,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营销界对定位理论不加咀嚼生吞活剥的引进。一种营销学说或是理论就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件被营销产品,只不过目标消费群体变成了专业的营销高手和企业经营者,我们的某些营销高手在对产品、品牌进行营销推广的时候就好像智计百出、流精八面,为什么一旦换位自己成为被营销的目标受众时就变得盲信盲从了呢!归根到底是对本土营销的自卑结,以为从美欧过来的都是先进的都能在中国市场领导潮流,完全没考虑本土环境与美欧环境的巨大差异。《定位论》作为上世纪70年代被提出的一种营销传播理论,无可否认他的诞生是伟大的,但他本身作为一种商品,就带有功利性,作者为了推广自己的理论也采取了必要的营销手段,所举例证都是为了证明“定位”理论的正确性和必须性,某种意义上就过分夸大了因定位导致成功的作用和因非定位而导致失败的影响力。我想单就营销的意义上这是必要的和成功的,但作为一个营销从业者应有必要的审视能力,懂得一方治一病,懂得理论必须结合所处环境的实际状况进行应用,真正做到吸收精髓为我所用,最终还是要为本土服务。我觉得对任何的先进理论经验要虚心学习,对任何权威要敢于提问题,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是我们接受新事物正确的态度,既没必要盲听盲从也没必要全然批判。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