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并购、转型,中小连锁药店何去何从

发布日期:2016-07-28  |  浏览次数:82040

2010年是连锁药店最赚钱的时代,但很快过去;2014年网络卖药的电商平台疯狂生长,但效果不佳;2016年纷纷谋求融资上市,但资本投资热情日渐消弭。 摆在深圳市都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都市医药”)面前只有两条路:拥抱资本,并购扩张;寻求靠山,被并购。

回顾自己的创业历程,都市医药创始人张观英觉得她错过了连锁药店三个黄金时期:2010年的连锁经营,连锁药店最赚钱的时代已过去;2014年的电商平台,面临第三方医药电商疯狂生长、残酷竞争;2016年意欲融资、上市,偏偏资本投资热情日渐消弭。

“药店的发展经历了最初的粗犷管理,到打价格战,到专业化、连锁经营,再到现在的医疗服务属性增强,向慢病管理延伸是必然的,”张观英告诉记者,“都市医药已有一定实力,想借助资本把体量做大,做上下游整合,不然会被别人追赶、超越,甚至淘汰。”

在90分钟的专访过程中,张观英多次表达了融资诉求。她向记者独家透露,因为延了一期报表,原定今年5月冲刺新三板的计划改为8月,“现在一切准备就绪了。”

进入2016年,上市成为医药零售行业的热门词汇。A股除了已经上市的一心堂、老百姓、益丰药房三巨头外,广东大参林也在不久前披露了IPO。今年在新三板挂牌的则有易心堂、聚丰堂等,华巨药房、襄元堂等也发布了公开转让说明书。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会长、原嘉事堂连锁药店总经理周立认为:“三家连锁药店的上市,使得药店人对资本的接受度提高了。目前行业集中度提升、医药分家给连锁药店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带来新一轮洗牌,大家都在比速度。要在短期内形成规模效应离不开资本的力量,未来共享资源和抱团合作也是趋势。”

小连锁生存空间压缩“我们现在要‘快’一点。”谈起挂牌上市的初衷,张观英言谈间略显急切。

十多年来,医药零售市场的“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现象不曾间断。与医药行业其他细分市场一样,零售市场最初也曾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行政审批、区域保护、医保定点限额等。不过,那也是药店最暴利的年代,毛利率可超过50%。

“1990年到2000年连锁药店的日子最好过,当时开药店需要行政审批,有段时间还规定只有医药公司才能开药店,所以进入者较少。后来市场逐步放开,有的企业迅速做大,有的面临行业洗牌。”张观英回忆。

分水岭出现在1995年,连锁经营模式逐步盛行,各省市陆续有药店迈出连锁化第一步。

同时,政策东风也眷顾医药零售市场,“鼓励跨地区连锁经营”、《药店法》、非处方药法规、医保报销药品目录制订等政策先后落地,壁垒高筑的行业围墙逐步打破。自此,医药零售市场迎来了投资、扩张的第一波热潮。

“跨区域开店一般会水土不服。每个省市的市场环境、管理方式不同,包括医保、准入审批等,费时又费力,”周立向记者表示:“很多地区的药店市场也迅速饱和,尤其是核心地段,连锁药店要快速进驻新的市场,并购是一大选择。”

张观英的创业也是从这段时间开始,当了两年临床医生的她决心转型从商,在深圳花费20万开了第一家药店。直到2010年,在扩大到第5家门店的时候,张观英成立了现在的都市医药,正式开启连锁、品牌化经营。

艰难的是,彼时医药零售行业的竞争已十分激烈,盈利空间日渐压缩。完成前期资本积累的行业龙头,有的已经成功上市,例如海王星辰2007年登陆纽交所;有的启动股改意欲冲刺A股连锁药店第一股,例如老百姓、一心堂。并购扩张由此愈演愈烈。

“并购评判的标准主要是地段,地段好但经营差的标的是最理想的,也是大家争抢的重点。现在并购价格炒得有点高,收购方太多了,药店议价能力较强,”即便如此,连锁药店还是得靠并购扩张,实现规模化以降低成本,张观英说:“药店目前的生态是营收高、利润低,人工、租金、物流等成本很高,线上的推广成本也不小。深圳租金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十年成本就翻了一番。”

商务部发布的《2015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指出,2015年,全国前百位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平均利润率为3.6%,比上年下降0.5%;扣除不可比因素,平均毛利率为24.8%,比上年下降1.1%。

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共有药品零售连锁企业4981家,零售单体药店24.32万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44.81万家。另外,2015年全国前百位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销售总额为956亿元,占同期药品零售市场销售总额的28.8%,同比增长0.7%。“集中度虽有所提高,但整体来看仍然较低”。

由于体量小、资金少,“少区域、多网点”成为都市医药的最后一张王牌。

目前,都市医药旗下有直营药店19家,集中分布在深圳宝安区和南山区。根据张观英的规划,都市医药还将增加20家直营店,并通过并购、加盟的方式扎根深圳。

张观英认为:“扎根区域管理成本会低一点,也可以快速形成品牌知名度。相比较大型连锁,小连锁的优势在于效率高,也不一定要通过并购的方式,可以控股、合作。目前都市医药的电商做得比较好,这个刚好是传统药店的短板,可以互补。”

+医疗服务转型都市医药进军医药电商,实属无奈之举。

“我们本想在一年内成立50到100家直营店,但深圳出了个‘饱和度’政策,部分饱和度高的区域不让开药店了。我们不得不向线上转移。”张观英说。

短短一年,电商业务很快有了起色。自2014年上线电商平台以来,都市医药在天猫已积累100万会员,排名第15,并在京东排名第5,在深圳市医药电商排名第二、增长排名第一。

2014年也是医药电商爆发的元年,医药零售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都高调进军电商。其中,一心堂发布《电商业务发展规划》,未来两年计划投资1.2亿元,涉及电商、CRM、物流系统升级等多个项目建设;嘉事堂对零售板块增资扩股,将斥资数亿元用于电商项目;港股上市公司金天医药集团也开设了网上药店。

也是在这一年,资本大举侵入医药电商。珍诚医药融资2.71亿元;健一网、七乐康皆获得3亿元融资;中医药上市公司太安堂以4亿元左右收购康爱多100%股权;创下当时最高纪录的是1药网,获得4.5亿元C轮融资。

张观英告诉记者:“传统药店人做电商是比较难的,他们习惯赚厂商的差价,一般不愿依照互联网的玩法舍弃利润。有的虽舍弃利润但效果不佳,因为缺乏与消费者互动的经验和思维,用户粘性不高。而互联网讲究快,很多大型连锁药店在速度和效率上无法跟上,这就给了第三方平台机会。”

周立则表示:“药店做电商的优势就在于线下网点布局,网售处方药没有放开,电商成绩都不明显,需要在线下做增值服务。”

周立的另一个身份是深圳海富泰隆健康产业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从嘉事堂“出走”后,他将自己定位为医药零售行业转型的推动者,连接药品批发和终端医疗服务、实现连锁药店的服务化转型,早已成为行业共识。

为此,老百姓大药房试点建设了9家“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生活馆”,以高血压危险分级管理和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为核心开展慢病管理;益丰药房非公开发行筹资建设O2O健康云服务平台,通过建立健康档案管理满足会员的在线健康咨询、轻问诊、慢病管理、病友交流等,并在大中型门店开始试点开设中西医综合门诊部;一心堂则牵手健康之路,通过健康之路旗下的小薇问药探索构建“医+药”融合的商业模式。

第三方医药电商亦频频触及医疗服务。比如七乐康打造七乐康医生、互联网医院;1药网自建易诊平台,并牵手广东省网络医院;健客网则推出移动医疗APP“健客医生”。

延伸上下游服务必然要烧钱。

今年6月,都市医药的线上网络雏形初成,连接了上游的第三方药品采购、中游的线下药店和医药电商、终端的家庭医生服务平台。2015年都市医药的营业收入为1.9亿元,比2014年的3700万元增长了513%。但其2015年净利润仅为600万元,比2014年的300万元翻了一番。

“搭建平台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与更多有分销意愿的人合作,采购量比较大,在价格方面就有谈判优势,”张观英直言,“电商现在对营收的贡献还比较小,健康管理对药店来说是大势所趋。我们已经往慢病管理方面做了延伸,最终要实现家庭医生过渡。”

对此,周立分析认为:“医药零售竞争比较充分,但是不可能完全市场化,所以还要看政策的情况。但未来的场景是以预防为主,连锁药店只能是先行布局,这是个长期的投入,消费者教育的周期和成本是很高的。”

内容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