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赛柏蓝 特约撰稿:浙江药招人
现在二次议价做,议得凶就两个省份安徽和浙江。安徽省是暗降,一般都是医院和一个商业公司谈好药品整体降幅(配送返利),具体哪个品种降多少,由商业公司也企业谈,医院不管。
今年上半年,安徽三家医药商业公司联合发表声明,其主要内容就是由于安徽省进行带量采购,进行了大规模的折让,作为主要承担进口合资原研药品的配送商因此出现了严重亏损。现在省直过渡期已经过去,未来带量采购的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因此,商业公司要求他们增加配送费用。他们一致要求外资药企至少给予商业公司不低于5%的配送费,否则就停止其配送服务。
即使是承担5%的配送,这相对于国产药的降幅来说,还是小的,因为,安徽的二次议价或者说医院要求的返利,普遍都在25%左右,外资药就算降5%,其他20%降幅都将由国产药城承担。而如此降价的直接结果就是,外资药价格尤其是那些已经过了专利期的原研药的价格,始终高高在上。
由于安徽等地是暗降价,我们不知道其价格对比情况。浙江省也是二次降价凶猛的省份。杭州和温州上周刚进行过二次议价,结果还未公示,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前段时间进行的凶猛的宁波二次议价,是对其议价结果进行了公示。
宁波的二次议价7月29日拉开序幕,8月1日结束。据赛柏蓝报道,本次的价格谈判何止用任性来形容!一大批产品被淘汰,降价力度最高达到了50%。
从宁波公布的中标结果来看,议价结果有275个产品成功入围,总体降价幅度达到15%。国产药在省中标价的基础上降幅最高达到50%,总体降幅达17%。进口药最高降幅为10%(只有2个),平均降幅仅为3%。
如此悬殊巨大降幅的结果是,国产药的价格和外资药的进一步拉大。从宁波的中标价格中,挑选出同一通用名下的药品,国产和进口日服用量价格相差十倍,甚至有高达23倍的案例。 在医院目前的体制下,毫无疑问,高价的外资药仍将是医院医院临床的宠儿,继续畅销医院市场。
本来二次议价的出发点就是未来给本已经不堪重负的医保减负降压,但是,现在情况是外资药不降价或者降价幅度很小,医保的压力将持续存在。在被拼命打压后国产药则会因为价格过低,更容易失去医院的喜爱。想想,不到一块钱的国产药,和20块钱的外资药,在医患矛盾这么突出的情况下,为了疗效和口碑还有自身的安全,处方又无需医生支付,医生会选择哪个产品?即使疗效没有差别,高价就意味着好品质,这是大家都相信的道理,医生也不例外。
而被拼命压低价格的国产药,在飞检等各方面都面临巨大压力情况下,企业偷工减料等是不敢了,面临的是利润被进一步压缩。未来药品价格还会进一步压缩,国产药由于生产厂家众多,大家最后终于拼得利润比纸薄。最终大部分拼不过的药企退出市场的,市场上只剩下个别要拼死一战的药企,但是如此低的利润率,谈何抢占市场,谈什么未来发展?未来外资药在中国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并不是遥远未来。国内药企能拼抢的压就是,外资药不稀罕的小市场,小打小闹地活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