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在公立医院改革和县医院改革的进程中,中国医药市场日新月异。药审改革下鼓励药企创新,对药企而言,又该如何满足市场和临床需求?10月28日,在第27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CFDA南方所米内网总经理、首席研究员张步泳作了“我国三大终端6大市场发展报告及2016年预测”的专题报告,对目前所能覆盖到的市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公立医院:
首仿或仿创逐步替代原研
目前,我国城市医院和县级医院的总体规模在8000亿元左右,其提供了30亿人次的门诊和1.5亿人次的住院,这两部分人群巨大,使得公立医院市场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公立医院终端为国内药品的第一大市场,占据中国药品市场总规模68%的份额,且集中度高。
在我国,每年死亡人数在1500万人左右,其中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占大头,其与心脑血管疾病合计占构成死亡总数的60%左右。高死亡率的背后是这两大类疾病治疗用药的增加。需求推动市场,根据PICO数据的统计,国内大医院未来5年各类药物市场平均增长率,会出现以抗肿瘤药一马当先、心血管与脑血管用药紧随其后的局面。预测2016年公立医院终端年增长率会在9.5%左右。
在这一市场,低端价格、中端价格和高端价格3类创新药品的特点有所不同。目前在高端价格产品方面,主要还是单抗类药品,医保能否覆盖是其进入市场最大的问题。虽然目前肿瘤药市场的增速较慢,但如果通过能够创新研发改变市场供求平衡,就可获得20%~30%的增速。 此外,将公立医院市场细化到城市和县级两个市场可以发现,城市公立医院以成熟品种和创新品种为主,而县级公立医院则以成熟产品为主。总体来讲,两者在品类和品种结构是类似的,但肿瘤类药物在城市医院占比更大,而县级公立医院的抗感染药比例要高些。而这也符合患者去大医院做手术、回到县级医院住院康复的行为。
据了解,2014年城市公立医院市场用药规模达到6634亿元,占全国药品市场的53.0%;而县级医院市场用药规模为1962亿元,占全国药品市场的15.7%。2010-2014年,我国城市公立医院的销售额由3714亿元上升至6634亿元,但增速逐年放缓;县级公立医院销售额由856亿元上升至1962亿元,虽然增速也逐年放缓,但明显快于城市公立医院。
规范化、合理化、合法化将是公立医院终端的未来趋势,首仿或者仿创逐步替代原研,高性价产品将更受青睐。
零售药店:
对电商态度从观望转实战
零售药店终端占据我国药品市场总规模的23%,目前统计共有43万家。其中,百强连锁有5万多家门店,占40%份额,此终端市场的集中度依旧不高。
2010-2015年,零售药店终端市场规模在逐年增加,2014年同比增长10.6%,全国药店数量在2014年为43.5万家,年增长率为2.6%,平均每店服务人数在下降。 2016年,该终端增长率预计在9.0%左右。医院处方影响下的指牌购买、为城乡居民提供购药便利性以及近年来自我药疗的普及,是其主要增长动力。
从中国实体药店区域分布情况看,沿海发达地区药店总数最高,药店间的竞争也最激烈。西部地区连锁率最高,内陆地区则在单体药店数量上占优势。与2013年相比,内陆地区药店数上升,而西部和沿海地区药店总数则有所减少。
除了实体药店,医药电商备受关注。2014年,我国网上药店销售规模达到70亿元,增长率为62.8%。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已从观望阶段转为实战阶段,医药电商化成大势所趋。从天猫医药馆销售数据看,中成药为市场中的主流品种,所占份额近七成,且销售额前三甲均为中成药品种。
专业化、大健康化、互联网化是零售药店终端未来发展趋势,依靠降低成本来扩大产品线、增加目标人群和提高流通效率。
公立基层医疗:
低价药有力补充非基药
公立基层医疗市场占据中国药品市场8%份额。在所能覆盖的范围内,统计得出共有1.8万家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3.6万家乡镇卫生院,呈现出点多面广、集中度低的特征。 预测2016年该市场增长为16.0%左右。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驱动下的需求增长、筹资补助标准的提高、报销范围与支付比例的扩大,是拉动新医改基层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0-2015年,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23.7%。2014年,城市社区卫生中心/站市场用药规模达到了373亿元,同比增长20.3%,占全国药品市场的3.0%;乡镇卫生院市场用药规模达到660亿元,同比增长18.3%,占全国药品市场的5.2%。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中心/站的药品销售额相对较少,但也逐渐受到企业的重视,近几年市场销售额增长率明显快于城市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受益于新医改政策,药品销售额今年增幅较快,亦远高于城市公立医院的药品销售额增速。
未来,公立基层医疗市场会走向成本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低价药将是非基药产品的有力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