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参加的“问答会”,主持人名叫赵国华,而首位提问者则叫柯爱伦——都是中国姓氏,但这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外事会见。“赵国华”是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为自己取的中文名字,“柯爱伦”则是杜邦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与他们一起的,还有“安伟杰”、“罗睿兰”等。
国际商界“大佬”们热衷于取一个“地道”的中文名,这或可视为开放中国的一个侧影;而总理当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正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年年会”的境外代表,并坦率回答他们的提问,则是中国开放气度与政策的一次正面展示。
李克强对葛兰素史克公司首席执行官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一个有意味的细节是,会见结束后,李克强一边往外走一边与商学两界大佬用英语交谈。在与葛兰素史克公司首席执行官安伟杰握手时,总理笑着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我希望你们与中方在法律框架内继续加强合作。”
这家全球制药巨头此前在中国曾陷入行贿丑闻,最终被处以巨额罚款。这被视为中国处理与外资关系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实际上,会见一开始,第一个提问就是关于外资的作用。柯爱伦希望知道,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过程中,外国投资和技术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离不开世界经济变化的大背景,世界经济复苏的低迷实际上倒逼中国经济要走出一条新的路子。中国经济向中高端迈进,必须主动适应,推进结构调整,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提升服务业。中国服务业在许多领域,尤其是中高端领域经验不足,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就要开放一些领域外资的流入。当然中国放开服务业外资准入过程是有序的、一步一步走,以形成共赢局面。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让制造业迈向中高端,一直是总理所关切的。他说,我们会对外国的高端技术和产品有更多需求,我希望在座许多企业所在的贵国政府能够放宽对中国高技术及产品的出口限制。
他进而说道,中国存在较多富余产能,如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将与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互利共赢的产能合作,输出这些富余的产能。但在输出过程中仍然需要高端的技术和装备,因此,外方和中方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的潜力巨大。
随后回答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凯飒关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可以做哪些事情的提问时,李克强举西门子的例子详细阐述了中国和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的前景。中国正在参与中东欧铁路改造,而中国装备中有一部分高端部件则需要从外国公司购买,其中就包括西门子的产品和技术。
荷兰皇家壳牌公司首席执行官范伯登提问气候变化与碳减排。李克强在回答中,一方面表示中国不会回避自己应担的责任,另一方面也强调,中国更需要的是国外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向中国开放,这将会缩短中国达到减排目标的时间,不仅对中国有利,也对全人类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