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九三学社上海市委提交的提案《关于推进有效安全低价药品的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建议》又一次指向了备受社会关注的低价药问题。
目前,医药市场上诸多国产药物由于价格过于低廉被迫停产,但临床医师及患者对有效、安全的经典老药还有需求。去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放松低价药价格限制,拟从多方面着手破解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难题,但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就有效安全低价药品市场供求进行了调查,提案认为,导致低价药短缺的原因可能涉及药品生产、流通、监管、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应当专门针对安全有效的低价药建立合理定价制度,并探索调整低价药的采购制度。
国家发改委去年5月公布了低价药清单,涉及500多个品种中的1000多个剂型。其中低价药日均费用(最小单位价格与平均日用量的乘积)标准为:西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因成本、价格或用法、用量发生变化,导致具体品种日均费用发生变动的,要及时进入或退出低价药品清单。
根据调查,上海医药市场低价老药缺失现象严重,共有167种低价药品在市场供应中消失,其中仅少量药品可以找到替代药物。这167种药品的价格主要集中于0.1元-10元之间,低于1元的占59.88%。
根据受访医生提供的情况,66.67%医生会向药剂科反映“临床上需要这些低价有效药品”;83.33%药剂科“经常收到患者对老药脱销的投诉”。低价又安全有效的药品在市场上消失,给市民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和经济压力,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潜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