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2014年Q3跨国企业和国内企业医院市场表现(附排名)

发布日期:2015-01-23  |  浏览次数:58321

整体市场表现

经统计,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医院医药市场的总销售额*为1617.3亿人民币(数据来源:IMS艾美仕中国医院药品统计报告≥100张床位),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较上季度的增长率来说也略有上涨。基于12个月的MAT(滚动全年数据*),2014年第三季度的MAT增长率为12.8%,与上季度13.1%的相比有所下降。造成本季度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因素为近来中成药增速的显著放缓。

- 销售额*:医院药房采购金额;

- MAT(滚动全年数据*):指定时间结点往前追溯12个月的数据总和,此处指2013年第四季度到2014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额。

▏跨国企业和国内企业市场表现

2014年第三季,跨国企业的度滚动全年(MAT)增长率在近几年来首次超越了本土企业,主要由于本土企业中成药业务增速下滑,拉低了本土企业整体的市场表现。西药销量的增长是市场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因素,而中成药也是本土企业重要的业务增长来源,但该因素对本土企业的拉动作用正逐步缩小。降价因素对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均有影响,但已逐步缩减。制药企业总体销售排名上,辉瑞依旧保持其在中国医院医药市场的领先地位,阿斯利康位列第二,齐鲁制药则以29.87亿元的销售额位居季军,稳居中国本土企业销售榜首。本土的科伦、扬子江、四环及恒瑞也牢牢维持着前十名的地位。

从省级层面看,4个直辖市抢占了全国17%的市场份额,6个省和6个地区分别贡献40%和43%。本土与外资企业的竞争格局因省而异,在全国,本土企业的份额为76%,其中在6个区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81%),在直辖市和6个重点省份份额稍低;外资企业在上海、北京、天津、广东和浙江表现突出,市场份额超过30%。从城市层面看,核心城市仍然是外资企业销售和增长的主要来源,而四、五线城市对本土企业的销售贡献很大。将整体市场的放缓分解到各级城市来看,最大的挑战来自于非重点城市,其中主要源于本土企业增长放缓。

▏跨国与本土企业在各治疗领域药品销售对比

从产品的角度看,2014年第三季度仅有2家跨国企业产品进入十大产品榜单,其余均为本土企业产品。本土企业产品包揽前三甲,他们分别是申捷,稳居医院用药榜首,该产品季度销售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血栓通以9,450万元的季度销售位列第二位;锦州奥鸿的奥德金以8,740万元的业绩位居第三,赛诺菲的波立维紧追其后屈居第四位。

中成药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医院市场最大的治疗领域,但在第三季度出现了增速放缓的趋势,其2014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为人民币317.07亿元,增长率为10.2%。全身性抗感染类产品的增长率为8.6%,消化及代谢领域药品增长率为13.0%。

2014年第三季度十大医院药品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