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设想是以需求为导向,产品和技术为主线,协同创新为动力,完善体制机制为支撑,产出标志性成果为目标”
截至2013年底,共有52个品种获得74个新药证书(包括“十一五”期间取得33个品种和44个证书),36个品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9个Ⅰ类化学药。这是记者10月24~26日在“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获得的信息。
“‘十三五’期间,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重大专项)工作总体设想是以需求为导向,产品和技术为主线,协同创新为动力,完善体制机制为支撑,产出标志性成果为目标。”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药学会理事长桑国卫院士在大会上表示。
实现跨亿元规模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工业产品平均增速20.1%,高于全国工业水平4.5个百分点。2008年重大专项启动时,医药工业主营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仅有两家,而到2014年上半年,收入达100亿元有11家,其中规模超过400亿元大关的企业有两家。
“2008~2013年间,我国斥资65亿元共产生直接效益800亿元,间接效益达3000亿元。”桑国卫说:“希望在下一个五年,国内能有5家医药企业的年销售额可超过1000亿元,实现真正的跨越式的发展。”桑国卫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民族企业需要有明确的定位:要从医药企业向医药为主的健康企业转变;从普药向仿制药和创新药结合的创新性企业转变;从区域性企业向国际企业转变;从传统国有企业向市场化的现代企业转变。
“‘十三五’期间将更加关注研发水平,注重研发质量,争取产生一批创新性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成果。”桑国卫说。
构建深度融合创新机制
在本届中国药师周期间,一些国内制药企业展出其在近些年的创新成果。它们在部分领域为首创,如石药集团的恩必普(丁苯酞)、津优力(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浙江贝达的凯美纳(盐酸埃克替尼),康弘药业的朗沐(康博西普眼用注射液)等。专家表示,这些成果一定程度上说明近年来我国民族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越来越凸显。
“但我国企业创新层次依然处于以仿制为主到仿创结合阶段。”桑国卫说,研究数据显示,我国仿制药市场比例高达96%,上市新药以me-too为主,创新药研发的关键技术仍然掌握在跨国企业中,需要快速追赶这种差距。我国虽然成立了很多产学研联盟,但大多数联盟作用虚化,缺乏有效机制体制和运作实体与政府和产业对话。
“应加快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认为,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着力解决“碎片化”问题,加强科技项目的统筹和规划,瞄准生产和临床应用以及市场需求开展科研活动,把技术需求和创新攻关结合起来,把市场拉动和技术驱动作用协调起来。
与会专家表示:在国家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同时,企业要准确把握新药创制的战略机遇,选准战略主攻方向。
国家重点支持核心技术
从此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5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内容可以看出,针对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等 10 类(种)重大疾病,开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创新药物研究是当前政策的支持重点,国家还支持其开展重大品种及核心技术的国际合作研究。
大会提出开展有助于解决瓶颈性问题的关键技术,即国家重点支持的核心技术,包括提高药物成药性的核心共性技术、基于细胞药物等筛选模型以及针对细胞内靶向药物的成药性评价技术、效应生物标记物研究基础上的转化药学技术等。
特别是在中药领域,我国将重点支持开展临床优势突出的创新中药的临床研究。
“中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也是最具有原创思维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领域。”王国强说,重大专项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医药的需求,紧密结合中医药发展遇到的瓶颈制约,明确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这是中医药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互联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创新方法,对传统医药是挑战更是机遇,要充分重视和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带来的契机,用大数据思维促进中医药跨越式发展。”王国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