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被重点监测的品种多为国家低价药目录品种,福建省增补的大量独家品种并未纳入”
近日,《福建省物价局关于建立药品价格监测报告制度的通知》(下称“《通知》”)下发,要求建立低价药品价格监测报告制度,了解市场低价药品实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并给出了涉及39个产品的监测目录。福建由此成为首个制定低价药品监测制度的省份。
据了解,此次被重点监测的品种多为国家低价药目录品种,而福建省增补的大量独家品种并未纳入监测范畴。这或为后续其他省(市)制定监测品种目录提供一定参考。
而据记者观察,低价药目录政策的市场机遇至今尚未有兑现的迹象,国家和地方对低价药的定位也未给基药的地位带来冲击,也还没有赋予低价药物目录更多的改革期待。
地方严控独家品种?
依照《通知》,价格监测体系主要针对低价药品种,监测目录中的39种重点监测品种在公立医院和零售药店的销售价格,并规定每月上报一次其销售价格。主要依据是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改进低价药品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价格主管部门要做好低价药品生产成本及实际购销价格的监测,对独家生产或具有一定垄断性的药品要重点监测。
有机构统计,本次监测品种包括金陵药业的胃得安片、康芝药业的止咳橘红颗粒、吉林敖东的养血饮口服液、同仁堂的石斛夜光丸、仙琚制药的炔雌醇环丙孕酮,东北制药的复方丙谷胺西咪替丁等独家品种。被监测品种大部分为国家低价药目录品种,也有部分非低价品种。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依据各省低价药增补目录统计发现,被超过20个省(市)纳入目录的十多个独家品种亦在福建省低价增补目录内,但未纳入监测范畴。
比如化学药中,中美史克的复方盐酸伪麻黄碱、恩华药业的萘普生缓释胶囊;中成药方面,湖南乐邦的麻仁胶囊、沈阳红药的沈阳红药胶囊(片)、白云山中一的乌蛇止痒丸、贵州黄果树的咽立爽口含滴丸、河南福森的元胡止痛口服液、昆明中药厂的止咳丸、江西九华的痔疮栓等产品,均未被纳入监测范畴。上述独家品种在30个省的低价药品增补目录中,覆盖超过20个省。
这是否意味着这些独家品种将获得政策“庇佑”?还是其本身并不属于需要重点监测的范畴?不论如何,福建本次出台的监测目录,或为其他省(市)监测目录的制定、企业相关品种市场策略的制定等提供一定参考。
目录利好未见强力支撑
实际上,自国家层面要制定低价药品目录以来,关于目录市场机遇的讨论不断升温,其中也包括低价药与基药的使用争论。
国泰君安认为,低价药直接挂网采购,是药价管理趋向市场化的体现,是对单纯行政性降价的纠偏,也扭转了过去药价只降不升的做法。新的管制方式也提示发改委的药价管理思路和方向有所调整:不再纠结于部分日均费用较低的产品,将更多精力放在日均费用较高的产品上。
但是关于市场机遇,国泰君安认为主要受益者可能会是部分独家品种。在医院渠道,没有价格招标,价格体系将得到较好维护,但能否提价,取决于地方细则以及企业与地方的协调。但考虑到地方卫计委的配套政策影响更大,目前大部分企业在观望后续政策。
上海某药厂人士分析,国家卫计委药政司相关负责人的多次表态,常用低价药清单是确保临床常用的价低药品的生产与供应,从未提及“促进使用”等,这或可看作低价药清单与基药目录执行最根本的区别。或同样也是低价药需要制定监测机制的初衷。
据悉,低价药政策出台以来,嘉应药业、中新药业、手心制药等部分厂家尝试提价,但更多的厂家,包括独家品种生产企业并未有明显行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对政策执行的方向是极为清晰的。而在地方上,新鲜出炉的浙江招标方案也明确,低价药参照价以省内最低交易价为标准,采购价高于参照价30%,应暂停交易。
种种迹象表明,“低价药的机遇”对于众多品种而言尚未实现,未来有多大空间也还没有强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