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多来,O2O这三个字席卷中国各大行业,服务业、餐饮业、医药等甚至各类成功学培训公司把O2O推到了新的巅峰高度。到底什么是O2O?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在蓝海荟盟看来,任何的一个营销方法或策略必须以引导客户和实现销售为导向,O2O自身也是互联网其中的一个环节或服务,所以对于O2O也不要拘泥于所谓闭环,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判断和选择,不要盲目向O2O转型。
O2O服务以卖出产品或服务为最终目的
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在所谓的成功学中学到了一些O2O理论知识,想都不想就回到公司大刀扩斧盲目进行O2O转型,在蓝海荟盟看来,是否转行取决于取决于自身的行业属性、产品属性,服务属性明显、大众性消费产品需要更快的转型。特别传统的加工型、原材料型产业,要重视自身的技术革新,而非盲目追求互联网化,或者进行所谓O2O的闭环,无疑自寻死路。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对于自身的现状出于居安思危的状态,但实际上,情况的确也没有媒体鼓吹的被“颠覆”那么糟糕,所以容易出现对自身的产品服务盲目自信,这也是误区。由于传统行业产品属性的问题,进行自身的产品革新需要时间,或者根本不想改变,所有的变革,实际上还是取决于产品的本质,产品的革新是必经之路。互联网平台是什么都可以卖的平台,但相对于一些工业的原材料来说,更注重的是产品的信息发布和传播,而不是放在线上策划和活动中。
国内O2O的风险何在?
O2O模式并非简单的互联网模式,此模式的实施对企业的线下能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可以说,线下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模式能否成功。而线下能力的高低又是因为线上的用户黏度决定的,拥有大量优势用户资源、本地化程度较高的垂直网站将借助O2O模式,成为角逐未来电子商务市场的生力军。 O2O模式的关键点就在于,平台通过在线的方式吸引消费者,但真正消费的服务或者产品必须由消费者去线下体验,这就对线下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些线上迅速崛起的创业型公司能否掌控稳定的服务体系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此外,在线支付、线下体验,很容易造成“付款前是上帝,付款后什么都不是”的窘境。比如定制类实体商品与消费者预定不符,一旦质量低于预期,甚至极为低劣,消费者会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而体验式服务没有好的口碑和信誉也很难获得规模化的发展。对于O2O模式而言,线下的主体多半是服务类型的企业,而国内服务存在各种不规范的运营,虽然团购已经进行了先期教育,但是距离稳定完善的服务仍相去甚远,因此如何保障线上信息与线下商家服务对称,将会成为挑战O2O模式能否真正发展起来的一个关键节点。
另传统企业转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互联网新势力与传统利益集团之间的形态意识之争或利益之争。发展线上能力势必会在短期内挤压线下利润空间,这对传统企业来说需要有包容之心。也许对寻求转型的掌门人来说已经在预料之中了,但是其他的高管以及中层干部们就难说了,心理抵触、消极应对等现象少不了。在传统企业转型O2O的过程中,即便决心十足,但是受限于自身的经验以及对互联网的理解程度,在实际的转型过程中,这种落后的思维,加上对互联网有了片面理解之后,也忍不住要对项目指点江山,侃侃而谈。这时候,高薪挖过来的互联网大神们就开始摇摆不定,纠结痛苦了。在据理力争与妥协平衡中,原本就是不确定性很高的一个产品更是会变得不确定性极高。所以,在利益之争与意识之争的双重挤压下,传统企业转型O2O会变得压力重重。
O2O需要的是口碑
听信大师们对于各类社交化平台的吹嘘,到现在看看自己订阅的同行的公众号打开几率越来越低,跟行业网站付费合作的流量为零,自营平台的转化率极低。传统企业转型O2O经常遇到的问题和痛处,付费的流量不够精准甚至无效,究其原因,还是懒字做遂,对于传统行业而言,互联网是个新兴市场渠道,但对于互联网本身,很多资深人士早已认识到,他也是传统行业式的存在。对于O2O的闭环流量的解决,除了早期的导入之外,我们更需要进行多元化以及线上线下的结合。比如线上活动策划、线下活动,这是结果的表现,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是简单的去投放一个banner,或者是简单的通过公众号发布一条广告,又或者去网站、社交化平台发布垃圾信息。流量的来源,需要营造口碑式营销的生态,而这个过程是痛苦的,结果却是快乐的。口碑,是O2O转型不可逾越的必经之路,不是靠所谓软件、工具能解决的。 (源:实效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