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宋志平盘点国药五年得失: 发展势不可挡

发布日期:2014-04-28  |  浏览次数:97783

4月16日傍晚,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获悉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一职换人,由国资委副秘书长郭建新出任新董事长,原董事长宋志平即日卸任。

此前,宋志平身兼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两家央企董事长,是唯一一个双料央企董事长。此时突然卸任其中一家,难免引发猜测。在向宋志平求证该消息时,宋笑着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主因是已过两次任期,中组部新近下发规范兼职的新规。“孩子大了,该放手了”,宋因此向国资委申请届满卸任。

“孩子大了该放手”

《21世纪》:您卸任国药集团董事长一职原因是什么?

宋志平:我昨天(4月15日)正式卸任了,其实我在国药的任期是做到去年10月正式到期,我也多次给国资委提出,到期之后不再续任下任董事长,任两期就可以了,做了四年,届满卸任也是个圆满的结局。

过去五年,国药发展挺好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央企医药健康的平台,进入了世界五百强,建设了遍布全国的医药网,同时在科研在产业上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改革董事会的工作上,国资委也非常满意,也是国资委运行良好的一个董事会。在市场化改革过程,应该说也迈开了一些步伐,此刻国药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战略,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它已经在一个高位平台上进行发展,所以我也到了离开的时候了。

《21世纪》:您的意思是在过去的五年中,您已经铺了路,此后国药就可以顺道发展了?

宋志平:对,孩子大了,应该放手了。企业是企业家的孩子,把孩子培养起来是不容易的,但是作为企业家,有时候也得选择离开,让优秀的人来继续这个事业。我觉得对现在的国药,我一是很满意,二是很放心,这个时候也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董事会试点仍有缺陷

《21世纪》:当初国资委选派您去当国药董事长,对你提出了什么要求?希望你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宋志平:有那么几个目标,一是打造央企的医药健康平台,这是国资委当时迫切要做的事情,以前一度是交由华润来打造这个平台,后来国资委有很大的战略变化,希望能打造一个单独的医药健康平台,所以,我当时去的目的就是打造这个平台。

第二个任务是重组。中生集团,上海医工院、中出服等都是央企,我的任务是一定要去把这几家企业自愿组合起来。可能我过去有在建材方面成功重组的经验,所以国资委让我做四企合一的工作。

《21世纪》:那您自我评价完成任务的情况怎么样?

宋志平:这些任务我觉得都算完成了。当然国资委还希望国药在制造业上,在研发上,包括中药方面能够做出成绩来。应该说,这几年我们在中药上有很大的突破,在香港收购一家上市公司,在国内又收购了同济堂,做得非常好。

国药现在的发展势不可挡。我们有了很好的研发平台,比如中国医药工业研究院。制造平台也有,一个是中国生物,做生物制药的,还有一个中国中药,是做中药的,还有一个医药器械。

此外,最近我们又进入到医院,新建了两个医院,尝试怎样进行公立医院的改革。介入医院之后也开始做阳光体检,下一步国药还想做养老的事业。

《21世纪》:国药涉足这么广,是要做全产业链吗?

宋志平:其实也不能叫全产业链,只能叫有限相关多元。核心产业是医疗跟医药,然后围绕这个产业再去扩张去做。

《21世纪》:国资委当初让您去当国药集团的外部董事长,也有搞董事会试点的意图,不知在这几年里,董事会的试点工作成果又如何?

宋志平:我个人觉得国资委搞董事会试点,总体来讲是成功的。因为董事会试点抓住了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说外部董事占多数,同时由外部董事来出任董事会底下的专门委员会的召集人,这样就把董事会的事情解决了。以前董事会一帮人马两块牌子,内部人搞来搞去,现在是真真正正把决策层和执行层分开了,这部分国资委试点非常成功。

董事会试点的欠缺之处在于,我们的干部管理制度还有一些需要改革的地方,需要给予董事会人事权。目前董事会的权力,在项目决策上国资委是很放权的,但是在人员管理上,比如说董事会的任命经理层的问题上,就还没有放手。

不过听说国资委目前正在研究,可能8月份就会出这方面的方案,由董事会来聘任管理层。

再有一个,我觉得下一步董事会还要增加它的独立性。围绕着政企分开,随着国资委向管资本为主的转化,正如国资委主任张毅所说的,国资委不该管的一定不管,可管可不管的也不管,也让企业去做,只管自己应该管的事情,到时候董事会就会面临更多的责任,也拥有更多的权利。

要知道,实际上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并不是一个简单制衡的机构,它是要对公司的发展和业绩负责,管理层只是它的委托代理机构,所以总经理和管理层出的事都应该由董事会负责,不是让总经理去负责。而且,各种董事要对公司要负法律责任,且是无限责任,这就要求我们把公司的董事会提高到更高的高度上,增加它的独立性,这个也是未来我们要深刻认识并且在改革里面要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