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桑迪咨询:培养新闻发言人,构建危机“防火墙”

发布日期:2013-08-30  |  浏览次数:69734

信息全球化时代已然到来,在铺天盖地的信息面前,如果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声音,杂乱信息容易搅乱人们的思想,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麻烦。因此,企业新闻发言人便应运而生了。企业新闻发言人是传播和维护企业形象的信息管理者,是企业危机公关的核心人物,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危机来时,企业慌了手脚

尽管企业新闻发言人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中国,企业新闻发言人的发展十分滞后,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许多企业往往在出现负面消息后,才匆匆推出一个临时新闻发言人来面对大批媒体的围攻,临时抱佛脚,显然效果不会理想。有时不仅做不到“正确而有效地”对舆论加以引导,反而是火上浇油,这样只会祸从口出。

在各种行业中,医药企业设置新闻发言人岗位尤为重要。医药行业由于其特殊性,一旦出现负面问题,处理不好就可能是灭顶之灾,对新闻发言人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许多失败的医药企业新闻危机公关已经告诉我们新闻发言人不是一个“玩票”性质的职业,它需要的不仅是在面对质疑时有一个人出来说话,更需要一个懂得怎么发言的发言人!而在我国,专业的新闻发言人是一种稀缺资源,从事医药行业的新闻发言人更是少之又少!

面对媒体,中国新闻发言人更显稚嫩

比起中国新闻发言人的不成熟,国外的企业新闻发言人已颇具规模,两者之间有四大差异:

1.立场不同。新闻发言人实质上是所在机构的代言人,所以发言立场应是他的所在机构,发言内容应代表官方的正式立场和观点。比如曾经的白宫发言人弗莱舍,他口中出现最为频繁的一词是:“总统布什”或者“我们”;而中国新闻发言人的话语中,“我”、“我这里”等类似表述相当频繁。这会让人难以分辨其中是否夹杂着个人观点和看法。进一步而言,如果由于个人看法产生了误导,那后果由谁承担?责任问题很难界定。

2. 语言风格不同。国外的发言人在语言上更具幽默感和感染力,中国发言人严词强令居多,偶尔的幽默也和整体风格不协调。这是因为中国新闻发言人往往以书面材料来表述、自由临场发挥较少;面对媒体记者较为紧张,容易忙中出错,慌中出乱。

3. 面对记者表现不同。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外发言人的投入程度明显高于国内发言人,与记者之间针锋相对,言词上的辩驳气氛也更为浓烈。而国内新闻发言人大多照本宣科,只提供既定信息,面对尖锐问题,回答多半单调而无实质内容,或者答非所问,毫无说服力。

4、制度的规范化、透明化不同。美国有信息公开相关规定,企业哪些信息应该披露,按什么程序披露,如何落实责任人和追究失职责任,都有详细的规定。而国内的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还有待完善。

由这四大差异可以看出,中国的企业新闻发言人的专业性亟待提高!

未雨绸缪,构建危机“防火墙”

我国的企业新闻发言人多为企业内部人员兼任,专业性难免有欠缺。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培训,来让不专业的新闻发言人专业化。在新闻发言人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新闻发言人培训机构逐步兴起 ,但质量参差不齐,难有保障。而针对医药企业专门进行新闻发言人培训的更是少之又少。

张继明先生认为,医药行业内出现过危机的企业不胜枚举,而处理得好的却是寥寥可数。新闻发言人是企业形象的包装师,是企业与外界沟通的润滑剂,担负着洞悉“媒体是怎样看我们”和规划“我们要让媒体知道些什么”的双重责任。危机四伏的医药企业非常需要专业的发言人来为自己规避风险、处理危机。

因此,正确认识中国医药企业医药发言人,加强培养医药发言人已经是迫在眉睫。在竞争激烈、危机四伏的大环境下,让新闻发言人成为医药企业的“无形防火墙”!

摘自桑迪咨询www.sidea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