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六韬》中的兵家思想对管理的启示
作者:著名国学专家 段俊平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着东方甚至整个世界,兵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数千年来连绵不断的军事、政治斗争中不断地发展变化,至今仍保持巨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是我国历代军事家对战争决策、指挥、统筹及其规律方面的理性认识的总和。
中国古代兵家管理思想包括若干科学的管理观点,它既把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国际关系等各种客观因素作为决定胜负的条件,并把它们看成是相互关联的管理决策的统一整体,同时又把战争主观指导即主体的决策、指挥、组织、运筹等军事素质作为一项基本因素,并由此而引出争取战争胜利的一系列战法。
中国传统兵家思想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战略管理思想,对当代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其中《六韬》是兵家思想的鼻祖之作,《六韬》中的许多思想影响了以后包括孙子等兵家代表人物的思想,其论述的兵家思想对企业管理有许多借鉴意义。(更多有关中国化管理相关观点,可以参见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先生文章观点)
《六韬》之“韬”,与“弢”字相通,原为“弓套”之意,含有深藏不露之意,引申为谋略。该书是以周文王、武王与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此书涉及战争观、战争谋略、作战指导和军事人才思想等多方面的军事理论,并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在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六韬》不仅是军事战略思想集大成者,其实也是一部优秀的管理大典,因为商场如战场,一支部队就是一个组织,带领一支部队打仗,其实就如同带一个组织去经商是一样道理,许多西方管理学家《六韬》里其实都会找到,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管理智慧,重温经典,对我们践行中国化管理意义深远,对中国企业家群体的启迪很大。
《六韬》首先是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仁者爱人的管理思想。《六韬》中《文韬》中有一段论述了周文王问姜太公如何才能使天下人诚心归顺,姜太公答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这一段意思是管理者一定要正确看待财富,不要把天下和财富看成自己一个人的,要与人民共同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要以人为本。这就是所谓的仁者,做到以人为本和仁者,天下才归属这个管理者。这种思想对企业这个组织的管理者有着很深刻的启示和引导作用。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企业如果能够以人为本,创造出满足员工多重需要的企业文化,并能用它的“软约束”来调节各种不合理的需要,则会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的情绪和奋进的精神。这种积极向上的理念及行为准则,将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在工作中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它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的使命、战略目标、战略举措、运营流程、合作沟通等基本方面达成共识,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稳定性和健康性,从而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更多有关中国化管理相关观点,可以参见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先生文章观点)
在这一方面中国平安是一个很成功的范例。公司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工作期限满十年的员工,是公司的终身制员工,不得开除,从而打消了老员工对失业的顾虑。无论是部门经理还是普通业务员,甚至是临时工,只要有出色的业绩就可以授予“嘉奖令”,同时参加每个季度一次的团体旅游,可以带家属,费用全部免单,从而调动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正是基于以人为本和与员工共享企业成长红利的经营理念,中国平安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迅速发展,从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发展壮大为国内保险业的领军人物,并于2007年成功上市。
第二,《六韬》告诉管理者一定要奖罚分明,一视同仁。《六韬•将威第二十二》指出:“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入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说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其当路贵重之臣,是刑上极也;赏及牛竖、马洗厩养之徒,是赏下通也。刑上极、赏下通,是将威之所行也。”意思是统帅必须对于严格要求手下大将,如果大将犯法,必须给予严厉惩罚,诛杀地位高的人能树立威信,奖励一定要公平公正。奖赏地位低的人来可以体现明察,以严明惩罚和奖励来做到所禁必止、所令必行。能诛杀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物,说明刑罚能及于最上层;能奖赏到牛僮、马夫等饲养人员,说明赏赐能达到最下层。刑罚能及于最上层,赏赐能达到最下层,奖罚分明和一视同仁,这样管理者才能树立威信,这个组织才有战斗力。管理中激励的关键在于惩恶扬善,赏信罚必。《六韬•立将第二十一》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的管理思想:一是用人不疑,合理授权;二是上下同心,身先士卒。同理,企业要想做好,领导者就得给下属授权,信任下属的能力,在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同时进行指导教育,提高下属的工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也要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适当的奖惩,奖赏是为了鼓励好人好事,惩罚是为了惩戒坏人坏事,奖赏一人以鼓励百人,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并应该做到:用赏贵在守信,用罚贵在必行。
奖罚分明可以督促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能够自觉维护制度,可以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氛围,这样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员工就会自觉的就会遵守制度,这个组织就会有强大的战斗力。
第三,《六韬》里告诉管理者一定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管理一定做到兼听则明和公正无私。《六韬》中《文韬•大礼四》载:太公曰:“勿妄而许,勿逆而拒。许之则失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止,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之德,正静其极。”意思是君王不要轻率接受意见,或不要简单拒绝。如果轻率接受,容易丧失主见;马上拒绝,就容易闭塞言路。君主要像高山那样,使人仰慕效法;要像深渊那样,使人莫测其深。英明正确,镇静公正,就是准则。君主要安详稳健而气质宁静,要柔和有节而胸有成竹,要善于与臣民协商问题而不固执已见,对人要谦虚而无私,处事要公正而不偏。
在企业中管理者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对于重大决策、重要工作,坚持广泛发扬民主的原则,征求广泛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氛围凝聚员工。建设民主的企业文化,其真正目的就是发挥企业内群体的集体智慧,使决策更科学、更有效,更合理,也可以说让执行与落实更顺畅,促进效益增长。企业管理者要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竞争面前永远公平,这样可以大大有利于企业凝聚力的加强。
第四,《六韬》告诉管理者一定要善于识别人才和使用人才。《六韬》中太公曰:“知之有八征:一日问之以言以观其辞;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谍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意思是识别人才要从八个方面考察,一是提出问题,看他知道的是否详尽清楚;二是详尽追问看他应变的能力;三是用间谍考察,看他是否忠诚;四是明知故问,看他有无隐瞒,借以考查他的品德;五是让他管理财物,看他是否廉洁;六是用女色试他,看他的操守如何;七是把危难的情况告诉他,看他是否勇敢;八是试他的酒,看他能否保持常态。这八种考验方法都用了,一个人的贤与不贤就能区别清楚了。
《六韬》主张,作为君王,应当推崇德才兼备的人,抑制无德无才的人,任用忠诚信实的人,除去奸诈虚伪的人。严禁暴乱的行为,制止奢侈的风气。“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也。”根据各级官吏应具备的条件选拔贤能,再根据各种官职应具备的条件考核在职人员,甄别其才智的高低,考查其能力的强弱,使其德才与官位相称,官位与德才相当。这就掌握着举贤的原则与方法了。
在《六韬》中有关人才的六条标准是:仁爱、正义、忠实、诚信、勇敢、智谋。在考量人才的标准方面,《六韬》从实践的观点出发,主张给予他们不同的环境条件看他们的实际表现,如果都能做到以上几点的,就真的是一个人才,在企业管理中,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好的企业管理者,就应当选择德才兼备、忠诚信实的人,在适当的岗位用适当的人员,让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公平的施展。选择管理人员时,要把外部选聘和内部提升的工作做好。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经营资源,是一切财富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正确地制定和选择人力资源战略,特别是充分发挥各类人才资源的积极作用,是企业走向兴旺发达的关键。企业对于能够融入企业文化,为企业长远发展辛勤工作,努力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人要大胆使用;对那些阿谀奉承、唯唯诺诺、平平庸庸、无德无才的人要坚决摒弃,也不能提拔那些有才但是无德的人。企业有一流的文化,就可以吸引培养成就一流的人才,自然会形成一流的企业。
《六韬》是兵家思想的最早思想之源,《六韬》中的彰显民本思想,主张执政为民、彰显民主思想,主张执政英明、彰显激励思想,主张赏信罚必和彰显人才思想,主张任人唯贤的管理理念是中国化管理思想很重要的理念,当代中国企业家应该从古圣先贤的博大智慧中得到启示和借鉴,这样管理就会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家更应该从古人那里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的管理哲学理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管理理论,以此来传播和影响世界,做到世界管理学中有中国的声音,这是当代中国管理学者和企业家的责任和崇高使命。
作 者:段俊平,著名国学专家,著名书法家,知名管理学者,中华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化管理商学院院长,爱维龙媒咨询集团董事长。(更多有关中国化管理相关观点,可以参见爱维龙媒咨询集团段俊平先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