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GSK贿赂门持续发酵 多家药企叫停与旅行社合作

发布日期:2013-07-27  |  浏览次数:96752

GSK“贿赂门”持续发酵,药企叫停与旅行社合作,业界直指高药价源自审批环节和以药养医机制,单纯反腐效果有限。

宋文明

跨国药企葛兰素史克(GSK)在中国的“贿赂门”事件仍在继续发酵。继比利时制药商UCB被中国官方调查后,总部在英国的另一药企阿斯利康也被曝遭遇警方调查。

虽然阿斯利康方面称,目前尚无证据证明员工被带走与商业贿赂有关。但业界普遍认为,阿斯利康此番受调查,与之前GSK商业贿赂案中涉案的部分旅行社行为有关。《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受此影响,目前多家大型医药企业都已经暂停了与旅行社的会务合作。

暂停合作

7月19日,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造访阿斯利康上海公司,带走一名销售代表。7月23日,阿斯利康的另外两名员工被带去问话,这两名员工为前述销售代表的直属领导,均为阿斯利康的销售经理。7月24日,上述两位销售经理先后回到公司,但前述销售代表至发稿前未归。

“警方给出的答复是,上述医药代表被带走是个人原因。”孙晓云表示,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该员工牵涉到商业贿赂案中。

业内的一种猜测是,已经到案的“上海临江国际旅行社”除了与GSK中国有商业贿赂的暗箱合作外,其负责人向警方供述了还有其他五六家外资药企每年也与其存在上亿元的合作。警方根据这一线索,将调查范围逐步扩大到了比利时UCB、阿斯利康等药企。

前述外资药企管理层告诉记者,以学术会议为由头,组织利益相关的大夫出国学习、考察、旅游等,这些都是跨国药企拉拢医生最为惯常的手段,而这些活动都会委托旅行社来具体组织实施。GSK事发后,该人士所在药企就已经“一刀切”地暂停了所有与旅行社的会务合作。

“我们公司一些之前已经拟定的旅行会议,目前也已全面叫停。”该人士表示,据其了解,其他跨国药企也基本如此。一些议程和嘉宾早已落实的会议,也是非常低调的草草开完,而且整个会议过程气氛相当压抑。

阿斯利康是英国第二大制药公司,由前瑞典阿斯特拉公司和前英国捷利康公司于1999年合并而成,其产品涉及消化、心血管、肿瘤、中枢神经、麻醉、呼吸和抗感染等领域,产品销售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阿斯利康全球总销售额超过330亿美元。

“之前大家都还抱侥幸心理,认为这只是一个针对个别公司的调查。”有跨国药企管理层告诉记者,在警方调查逐渐发酵后,调查的面越来越广,到如今医药行业人人自危。有消息称,除GSK和阿斯利康外,还有数家跨国药企受到调查。

但除上述两家外,其他传言中接受调查的药企尚未对传闻作出回应。

担惊受怕的不仅仅是外资药企。另有国内药企负责人表示,在给医院及医生回扣方面,中资药企同样存在相应的情况。未来调查会不会向国内药企延伸,或者扩展到医生的受贿情况,目前还都未知。

降价应对?

国内的医药行业,长期在“法不责众”的心态下,维持着药企—医院—医生间利益分配的潜规则。在警方介入调查后,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药企该如何应对这一行业性的危机,已成为各家药企最为关心的问题。

GSK给出的回应是降低药价。中国官网发布的声明显示:“其正计划通过调整运营模式,降低药品价格中的运营成本,从而让更多中国患者获得高质量的葛兰素史克公司的药品。”

据已被警方带走的GSK中国企业运营总经理梁宏供述,成本仅30元的药,最终卖到患者手里能达到300元。在药价的构成中,运营费用在药价中占比达20%~30%。梁宏承认,如果把这部分成本降下来,会有更多患者因此更易获得救治。而据记者采访获悉,部分国内药企商业贿赂成本占药价的比重,比该数字还要高很多。

但有业内人士直言,在药品的定价过程中,药企拥有的话语权非常低。通过打击商业贿赂来实现降低药价的目的,可能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目前国内药价高企的主要原因,在于药品的审批环节和医院“以药养医”的机制。医改若不从机制上入手,单纯的反商业贿赂,不仅难以根治行业弊病,取得的效果也会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