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牵涉到多个部门,监管链条长、环节多,不可避免地出现由于职能交叉或者不清晰所带来的监管缺位或不到位等现象。”在昨日召开的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广州市食安办主任赵南先剖析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赵南先还算了一笔账:广州市日均消费蔬菜8000吨、猪肉2800吨、鸡肉400吨、水产品1600吨、蛋320吨、奶400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营户35.5万户,从事食品经营的各类工商户8.5万,从事食品生产企业1686家,从事餐饮服务单位4.35万家。市、区两级从事农产品质量和食品生产、流通及餐饮服务的监管人员约2400人,“人均监管对象约200家,监管任务繁重”。
另外,据统计,广州约70%的食用农产品、80%以上的预包装食品来源于外地。食品来源广、流动快、供应链条长,造成食品安全风险不易确定。
为此,广州出台了“菜篮子”产品安全供给工作意见,到2016年,广州市蔬菜、鸡禽、塘鱼、奶的自给率保持或达到70%以上,猪肉的自给率达到50%、自主供应率达到70%。
赵南先还分析了目前广州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食品安全环境面临深层次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快速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使得部分农产品在种养殖源头即受到污染;大量原始、分散、小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方式,部分从业者违法生产假冒伪劣食品或非法添加,造成食品源头安全隐患较多;现行体制下难以做到异地监管,源头控制困难,食品安全风险不易确定。
他表示,目前食品安全监管牵涉到农业(畜牧、海洋)、经贸、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公安等多个部门,监管链条长、环节多,不可避免地出现由于职能交叉或者不清晰所带来的监管缺位或不到位等现象;一些区、县级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和职能部门的人员编制不足,基层镇(街道)、村(居)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难以全面覆盖。
对此,赵南先称,广州将做好食品监管部门大部制机构改革。在此前的人大会议相关新闻通气会上,广州市食安办相关处室负责人透露,广州将在今年9月完成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改革。届时,“九龙治水”的困局有望得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