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展示企业之美,赢得资本亲睐,原因或有很多,但创富许是其共有的核心要素。
回顾2012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国际经济环境扑朔迷离,欧元区危机又出现不明朗的情况,美国经济也是复苏缓慢,中国经济则迎来了转型之年。即使是国内的医药板块也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走势。
但是,在2012年全球经济纷繁复杂的局面下,医药行业依然成为有效“避险”的行业。就医药行业三季报披露的情况看,2012年1~9月医药制造业主营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9.52%和17.40%,与去年平均水平及同期相比,营收和利润增速均有所下滑。但从2012年内的走势来看,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自年初下滑后一直在19%~20%的底部徘徊;利润总额增速在2012年1~2月出现近期低点之后呈现持续稳步回升的势头。医药各子行业基本维持了较好的增长,化学原料药和制剂的收入增速由于同期低基数的原因恢复明显,医药商业企业利润增速较快,中药企业增速较为稳定,而医疗服务企业增速放缓明显。
有此表现,自然少不了市场白马股们的活跃身影。
中恒集团:稳健自营拓新品
[年度表现] 经历2011年的经营风波后,中恒集团的管理层再次回归到依靠自身力量完善营销体系建设和管理的道路上,经营风格也从此前的跨越式转向稳健,业绩出现回升,利润增速加快。
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长42.77%;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5.42%,较中报增速继续加快。
“风波眼”血栓通在2011年四季度由于经销商退货导致业绩下滑,累计存货据称5000万支左右。但其后中恒集团竭力重建自身的销售渠道,将影响降到最低。2012年一季度销售已经逐渐恢复正常,二季度初基本消化去年销售退回的存货,三季度单季销售3852万支,前三季度共销售1.03亿支,仅较上年全年的1.1亿支略低,预计全年实现1.5亿支目标是大概率事件。血栓通是国家基本药物,销售受到各地招标情况的影响,各地政府的公关工作是影响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
2012年,中恒集团学术推广力度呈加大趋势。血栓通终端目前已覆盖超过5000家医院,公司大力开展“专家回公司”学术推广活动,由原来的偏重中医向心脑血管西医科室、糖尿病等多适应症、中老年预防保健功效开发。针对单一产品风险,中恒集团正与科研院所合作产品研发,有望建立新产品储备梯队。公司营销模式亦在积极转变之中,2012年中期高开票比例在6%。
[点评] 中恒集团以血栓通为主的制药业务发展方向逐渐明确,逐步剥离地产业务之后,更专注于制药主业发展。公司管理和经营亦趋稳健,业绩明显改善,市场信心有望随着业绩改善和大股东及高管增持而恢复。
未来有望通过收购和合作研发以补充制药业务产品线,2013年制药业务的机会或来自公司营销网络、队伍整合进度和健全程度、血栓通之前未进招标省份的补标进展、基药市场的开拓情况。从中短期看,血栓通尤其在二级医院,仍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
新药研发方面中恒集团未来将主要走对外合作路线,向外部研究机构或企业积极寻求有市场前景的品种,进行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相信公司能藉此发展自身的研发体系,在未来数年内改变公司目前单一品种占比过大的局面。
东阿阿胶:提价释能踞龙头
[年度表现] 提价,无疑是2012年东阿阿胶重要的关键词。
1月5日,东阿阿胶发布公告称,复方阿胶浆价格上调不超过30%,同时阿胶块上调10%,至每斤530元;2012年4月,阿胶块零售价从每斤750元上调至835元。
大幅提价随之而来的是原有消费者的部分流失和新消费者的重建。为了消化阿胶块提价以来累积的渠道和终端库存,公司从5~8月份进行控货,渠道库存消化较为彻底,9月份公司恢复供货,同时公司加大对部分终端促销,销售增长较快,提价影响基本消除。
201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61亿元,同比下降0.11%;实现净利润7.39亿元,同比增长20.54%。其中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22.16%;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66.98%。
在四季度滋补旺季来临之际,东阿阿胶再次上调复方阿胶浆的价格。12月6日起,有糖复方阿胶浆出厂价从每盒27.5元调高到30.3元,涨幅10%,零售价从36元调升到42元,上调17%;无糖阿胶浆出厂价也上调10%,从每盒29.56元调整为32.5元,零售价从40元调整到46.8元。
[点评] 阿胶块销售能够在短期内快速恢复,显示渠道经销商和终端消费者对公司产品和品牌的认可,东阿阿胶对渠道和终端的营销掌控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受基药以及学术推广支持,2012年东阿阿胶阿胶浆销售增速将超过25%,目前处于满负荷生产。随着2013年下半年产业园技改项目达产,产能瓶颈将有效缓解。
目前东阿阿胶正以强劲品牌力、产品力、资源和渠道控制力霸占高端领域,同时依靠产品价值提升推动业绩快速增长,预计随着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未来品牌、品质以及售后服务能力提升将成为阿胶产品价值提升的重要保证。分析师普遍看好东阿阿胶高端品牌战略,以及未来阿胶系列产品的多元化步伐。相信未来公司策略将更为稳健,提价幅度将趋向缓和;配合多种营销手段稳定终端,从媒体广告、活动宣传、深度体验等营销策略逐步提升东阿阿胶的高端品牌定位,稳固和扩大消费人群。
云南白药:药品大健康比翼飞
[年度表现] 云南白药2012年稳步实施以产业为基础的“新白药、大健康”发展战略,基本实现药品、健康品、透皮、急救包、医药流通等业务齐头并进。
201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31%,每股收益1.62元。三季度单季实现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净利润4.0亿元,同比增长35%。
细分到产品,白药系列收入增长近15%,普药增长超过30%,白药膏和白药牙膏增速均超过30%,洗发水养元清预计实现收入近5000万元。三季度单季白药系列、白药膏和养元清增长均加速,预计2012年全年白药牙膏销售规模将近20亿元,白药膏和气雾剂销售规模将达10亿元。
公司在2012年11月收购云南省药物研究所补齐短板,可解决云南白药与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
[点评] 云南白药依照战略需求将透皮与药品两个事业部予以合并,健康事业部几乎独立运营。药品和透皮业务整合之后,2012年前三季度效果明显。目前药品事业部下辖“中央型药品、透皮产品、普药产品”3个细分部分,也显示搬迁后大力发展普药,特别是其中的特色产品的意图。分析人士指出,搬迁至呈贡新厂区之后,生产、管理效率得以进一步提升,能部分抵消折旧等成本和费用的上升。
收购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的举措,对云南白药药品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研究所科研条件和研发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且颇具云南特有植物药特色,收购可大大提升公司药品和功能性消费品的研发实力。同时,云南白药可利用其管理营销团队和完善的销售网络,将研发新品顺利与市场对接。
众生药业:经营转好产能释放
[年度表现] 众生药业自上市以来,渠道建设稳步推进,省外销售占比持续提升,复合增速超过48%,逐渐从地区性龙头企业成长为全国性企业。
尽管2012年4、5月份胶囊事件对公司占总收入50%的复方血栓通胶囊的销售带来一定影响,作为众生药业省外销售的主打产品,复方血栓通胶囊上半年省外销售收入仅同比增长18.2%,远低于去年全年37.8%的增速,但下半年销售逐渐恢复正常。6月主要产品的技术改造项目通过新版GMP认证,可有效缓解产能瓶颈。
1~9月,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50亿元,同比增长16.8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25%。扣除上半年业绩的影响,公司7~9月销售收入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33亿元和4814万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8.98%和24.48%。
为了拓展生产范围,众生药业8月与广东八达制药签署了相关资产转让协议,资产直接交易金额为人民币1800万元,未来12年以销售提成方式支付最低金额为人民币3080万元;将以异地改建车间的方式,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人民币6000万元在公司所在园区投资兴建冻干粉针制剂车间。此外,公司8月通过议案,将引进“肿瘤和糖尿病创新药物研发与产业化团队”,并申请专项资金资助4500万元,项目配套资金9000万元。
[点评] 产能不足一直是困扰众生药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上市募投项目也是志在解决三大核心产品的产能瓶颈问题。上半年,公司完成了三大产品改造项目的建设,并顺利通过新版GMP认证,随着该项目的逐步达产,公司主导产品有望实现放量增长。主导产品复方血栓通胶囊的全国化发展,增长将持续来自于医院终端的进一步覆盖以及单家医院终端的放量。
购买八达制药的冻干粉针制剂生产线,则有助于公司未来引进更多的粉针产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从口服制剂向注射剂领域的延伸。凭借其成熟的营销渠道,新产品销售将有所突破。
康美药业:投资项目开始收获
[年度表现] 康美药业一直积极融资,将融资所得投入数十个项目中,以大力拓展中医药行业上下游业务,相继在四川、吉林、北京、上海、安徽等地新设或收购了12家子公司,投资包括中药物流配送中心、康美中医院工程、康美(北京)药业有限公司中药生产基地、成都康美中药饮片生产基地工程、深圳办公楼工程、吉林人参产业园基地、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四川阆中中医药产业项目、安徽亳州中药饮片和保健食品规范化等生产项目、普宁中药材专业市场、安国中药材现货交易平台项目等。
这些项目陆续进入丰收期,有业绩进帐。2012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85%,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57%。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是因为中药材流通业务收入继续快速扩大,低毛利的药材占比提高。
[点评] 康美药业发挥强大的融资能力,直接耗资十数亿元投入数十个中药产业链相关项目,但巨额投资未带来效益的情况下,备受质疑。不过,经过近一年时间的酝酿,各项投资项目已开始贡献业绩,如吉林人参基地等,这些产业项目投资,也夯实了康美药业中药材领先的基础。
从中长期看,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材健康品都有巨大的成长空间。虽然目前市场集中关注公司中药材流通业务和药材价格波动,但其在药材价格上有很强的定价能力,且已经建成全产业链模式。未来一年随着系列项目的投资启动,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所带来的市场发展潜力将释放出来,康美药业被看做是不可多得的战略性投资标的。
马应龙:医疗药妆双挖潜
[年度表现] 马应龙已经发展形成“以肛肠治痔类药品生产为核心、肛肠医院、药妆、药品批发零售等业务协同发展”的医药产业格局。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11.05亿元,同比增长7.02%;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8.22%。其在治痔药市场具有明显领先优势,核心产品马应龙痔疮膏/栓在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长期稳居第一,前三季度治痔药收入稳健增长约17%。肛肠连锁医院呈现稳健发展,前三季度现有的5家医院业务收入增长约60%。在发展连锁医院方面,其注重维护品牌形象,着眼于长期发展,业务发展和对外扩张谨慎,但同时也影响了发展速度。
药妆业务进行了战略调整,马应龙搁置了具有推广障碍的“八宝”品牌,转而推动新品牌“瞳话”。2012年8月上市的新品牌“瞳话”主攻专营店和商超,预计药妆业务全年可实现5000万元左右收入。不过,由于品牌宣传阶段需要大规模的广告投入,“瞳话”的盈亏平衡周期在3~5年,短期内难有利润贡献。
[点评] 马应龙医药工业(主要是治痔类)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二线处方药上量较快,二代纳米化产品即将进入临床III期,未来上市后有望打开价格空间,预计医药工业未来3~5年仍可保持20%左右的稳定增速,持续为公司贡献主要利润。
其肛肠专科医院运营模式基本成熟,专家资源丰富,品牌效应强,在该领域的扩张风险较小,预估“十二五”期间将有多家医院陆续投入运营,加上现有成熟医院,未来将大幅提升公司竞争力和业绩。
药妆新品牌“瞳话”聘请了专业人士运作,在品牌设计、品类规划、营销团队构建、终端推广战略等方面均得到有针对性的专业性改造,在新的营销通路上做出尝试,双品牌策略值得期待,未来只待最终的市场检验。
尖峰集团:夯实医药核心
[年度表现] 经过近些年的产业整合之后,尖峰集团逐渐成为投资控股型公司,形成了以医药、水泥等为核心的股权投资业务。从2012年中期概况来看,尖峰集团医药占比仍较2011年度有所提升。公司各种剂型共18条生产线都通过了GMP认证,前期投入市场的新药已成为主要创利品种,并持有天士力集团20.76%的股权。
限抗令对尖峰药业目前的拳头产品头孢甲肟的销售带来较大冲击。为应对冲击,尖峰药业进一步调整销售结构,对现有非抗生素品种进行分类培育,提高对门冬氨酸氨氯地平、愈风宁心滴丸、盐酸帕罗西汀、玻璃酸钠滴眼液等非抗生素产品的销售激励力度;同时做好招投标工作,确保非抗生素品种在更多的地区和省份中标;争取有更多的非抗生素品种进入各级医保目录。同时,积极做好保健品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
2011年公司投资47969万元建设的金西基地项目,土地、环评、设计、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尖峰药业保健品车间正进行设备的调试和生产工艺的优化调整,争取早日申报认证。
尖峰药业表示,正在积极寻找有合作需求又符合公司发展方向的制药企业,参与兼并、重组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合作,以实现快速发展。
[点评] 尖峰药业的金西基地项目预计2013年建成,有望形成年产35吨头孢类、抗肿瘤药类等原料生产线和2亿支各类粉针生产线。综合公司所拥有的格列齐特片、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8个品种13个新药及增加规格的生产批文来看,潜力颇大。除了继续加大创利产品的市场开拓之外,尖峰还将开发新化学药,并向保健品市场拓展,实现多元化发展。
益佰制药:重磅药进入放量期
[年度表现] 益佰制药同样受到胶囊亊件影响,其半年报显示胶囊剂产品的销售低于预期,复方斑蝥胶囊销售收入下滑10%以上,OTC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仅为2.43%。从三季报看,胶囊事件的影响逐步消退,斑蝥胶囊同比下滑已经收窄到小于5%,OTC产品增长10%左右。
前三季度,公司收入15.97亿元,同比增加14.1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加18.69%。考虑到上半年公司股权激励费用约900万元,若剔除其影响,公司净利润实际增速在20%以上。
处方药依然是公司利润最大的贡献者,艾迪银杏达莫等主打品种增长稳定,预计2012年处方药合计增速维持在20%左右。公司最具看点的品种洛铂已经进入放量期,预计该品种增速有望达80%以上,随着在公司业务中占比增加,对业绩推动将愈发明显。
[点评] 益佰制药的销售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曾成功培育出艾迪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等多个重磅品种。目前公司传统品种多已进入成熟期,同比增速已逐步回落;公司业绩增长将依赖于新品种的导入速度与培育进度。
分析人士预估未来2~3年洛铂销售额将持续放量,逐步成长为重磅肿瘤治疗品种;公司潜在品种米槁心乐滴丸一旦顺利获批,将有望成为支撑公司业绩增长的又一重磅品种。
恒瑞医药:“下沉”以量补价
[年度表现] 恒瑞医药作为国内抗肿瘤药物的龙头企业,非肿瘤业务也在迅速开拓。2012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手术用药迅速做大,以及低基数的电解质输液、造影剂高速增长。
肿瘤药现有品种受到抗肿瘤药降价影响,多西他赛和奥沙利铂最高零售价分别降价26.8%和38.4%。为此,公司逐步将老产品多西他赛和奥沙利铂的销售“西进”和“下沉”,争取以量补价。同时,通过新产品的放量和推出创新药应对老产品的增速下滑,目前创新药阿帕替尼肺癌适应症已经完成Ⅲ期临床,胃癌进入Ⅲ期临床。抗肿瘤新药S1为一线用药,预期增量也将比较突出。
恒瑞医药的制剂出口亦不负众望,伊利替康注射液通过FDA认证于2012年4月销往美国,实现国产注射剂规范市场零的突破,后续还有多西他赛浓缩注射液、七氟烷吸入剂、奥沙利铂注射液等多个品种申报ANDA;奥沙利铂注射液在三季度获欧盟销售,成为国内第一家通过欧盟注射剂认证企业。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40.39亿元,同比增长21.7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8.04亿元,同比增长19.74%。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收入14.29亿元,同比增长23.98%,一二季度增速分别为19.66%和 21.30%,增速逐季提高。
[点评] 由于通过欧美认证有利于在国内招标中获得单独定价的政策支持,恒瑞医药有望利用产品的质量优势,积极推进规范市场的认证,通过差异定价,在招标环节维持产品价格。同时,由于近2~3年公司创新药研发投入维持高位,占营收比重接近9%,考虑到创新药的市场推广培育和招标时间,创新药有望在2013年后步入收获期。
国药控股:内部整合降费提效
[年度表现] 与2012年医药商业并购放缓的主旋律相同,拥有国内最大分销网络的国药收购行动也有所减慢。公司前三季度收入1009.9亿元,同比增长33.5%,经营利润、税前利润和股东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6.7%、20.5%和18.4%,其中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的主要原因仍然是财务费用率较高。2012年前三季度国药控股销售收入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7.37%、31.05%和24.31%,收入增速较二季度继续放缓;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20%、29.77%和12.45%。
但是,第三季度财务费用率环比下降,现金流维持较好状况。国药2011年一直维持负现金流,但2012年上半年扭转为5.16亿元正现金流,前三季度经营现金净流入6.7亿元(去年同期是净流出52.4亿元),经营现金状况同比改善。从单季度看,第三季度经营现金净流入1.5亿元,不到上半年5.2亿元的一半,但相比去年仍然是较好水平。
[点评] 从三季度的数据来看,医药分销业务的整体增速略有下滑,但仍然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预计这种增长速度会继续保持。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分销业务的收入占比较高,但盈利能力即业务的毛利率偏低,因此若要保持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还需要管理升级的配合,通过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率的提高控制费用,从而提高毛利率,这也是公司利润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的原因。
在并购放缓的情况下,公司增长动力有望通过内部整合提效实现——降低两项费用率,促使规模效应体现。国药基本完成全国布局,在代理其他公司药品时具有优势,未来毛利率有望维持较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