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药企加速比拼大健康

发布日期:2012-11-02  |  浏览次数:82046

日前,“大众传媒可能禁播OTC广告”的消息传出,引来业界关注。尽管这一政策尚未出台,但医药行业本身的政策正在客观收紧,而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药企进一步自我挖潜、加快投资“大健康”产业——

环肥燕瘦各有不同,只要有自己的特色,都会找到适合的生存空间,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最大魅力。

当下,一项“可能”的药界新政——禁播OTC药品在大众媒体做广告,让相当多的药品生产“大佬”格外关注。危机之下,药企大佬们开始静思,是否也该像云南白药、同仁堂、滇虹那样,走多元化道路,分担一下经营压力?但如何选择适宜的方向实施多元化?多元化会不会影响对传统主业的关注度和投入,使新业未成气候,老业已然衰落?这些前辈们曾经犯过的错误,如何避免在自己的企业重现?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营销型企业最有可能转型

专业化和多元化,在任何行业都是一个恒久纷争的话题。要具体到某一个企业,必须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以我们所在的药企为例,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划分,也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技术型和营销型。前者主要依靠强大的科研能力去解决药品革命性的问题,实现质的飞跃,从而获得快速发展和高额回报。

还有一部分企业,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营销能力的强大上,主要是在传统产品中寻找市场潜力比较大、没有领导品牌的品种,通过强大的药学知识普及和广告宣传,强化目标顾客群原本比较淡薄的使用意识,总体提升该商品的使用总量,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自己在该品种中的领导品牌地位。最为典型的有三九皮炎平、仲景牌六味地黄丸、达克宁、吗丁啉、快克等,广告营销的方式对其产品销售影响较大,也是最有可能延伸多元化经营的主流企业。

将合作重点转移到药店上

多元化的药企,其核心竞争力和最大的优势在于强大的顾客消费心理分析能力、普通商品卖点的挖掘和普及型宣传,而这正是目前药店在多元化运作上最为缺乏的短板。

当下药店进行的多元化,要么是简单照搬商超的产品和营销手法,要么是在消费者教育中去推广健康理念,从而制造新的消费需求。从近年来的实际运作情况来说,前者并没有得到成功,有部分地区更是沦为医保代刷的“代名词”,并使得医保部门不得不出台越加严格的管理新政;而较为有效的消费者教育营销模式,却受资金、人力资源、运作经验、投入产出不对等的限制,目前还处于药店或者连锁公司单打独斗、人盯人的阶段,尚未在社会层面形成消费共识,因此,影响力和销售规模有限。

大型药企如能将关注重点转移到药店最为急需的非药多元化产品的挖掘上,一定会获得更大的成功。至少,与其原本的单打独斗相比,在多元化商品的市场开发上,不仅有大型药企强大的空中(广告)宣传,还有药店店员地面引导的支持。如此,其多元化转型成功几率肯定不低。

同时,药企转型非药后,其所受政策潜在影响减少,而品牌知名度依旧,对原有药品的维系也会产生支援作用。最为重要的是,其经营会加速医药零售界的多元化进程,既抢占市场先机,又获得零售市场的尊重和认可,一举两得,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