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来袭,天气转凉,空气湿度降低,恰逢花草树木开始新一轮的新陈代谢,空气中的浮尘也随之多了起来。忽冷忽热的气候,再加上过敏原的增加,使得不少过敏性哮喘患者旧病复发,金秋季节成了横在他们面前的一道坎。面对此情此景,与其小心翼翼,还不如有的放矢,今秋不用愁。
诱发哮喘,无处不在的过敏原
过敏性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多在婴幼儿期发病,由于症状与呼吸道感染或炎症相似,往往在早期忽视治疗,也极有可能被误诊。如果忽视过敏性哮喘的治疗,将可能会伴随终身。
经过治疗的哮喘患者,其症状会有所缓解,但若有不慎接触到过敏原,则有可能再次发病。而导致哮喘发作的过敏原也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每一个角落,包括空气中的花粉、动物毛屑、真菌、细菌、屋尘螨和宇尘螨、海鲜、牛奶及冷空气等多种因素,稍有不慎,都有可能成为致病的“凶手”。
哮喘发作,前兆需警惕
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存在过敏现象或有过敏性鼻炎,发病前会有打喷嚏、流鼻涕、鼻痒、流泪等症状,如不及时处理,可因支气管阻塞加重而出现哮喘,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一般使用平喘药物等治疗后可缓解。但部分患者可能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甚至发展为哮喘持续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儿童对外界气温突变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在秋末时节更容易发病,故医学专家称之为“儿童秋末哮喘”。儿童秋末哮喘的症状有时表现得并不典型,一般是以咳嗽为主。这种咳嗽的特点是:多在夜间出现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咳嗽剧烈时,常伴有哮鸣音和气喘。患儿一般在咳嗽前没有明显的上呼吸道感染和发烧等表现。予抗感染药物和止咳化痰治疗往往不见好转。服平喘和抗过敏药物,咳嗽就会明显得到控制。
跨过哮喘发作“坎”,从衣食住行开始
哮喘目前不能根治。因为哮喘的发病与过敏性体质有关,而过敏性体质是无法改变的。哮喘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规律性吸入药物,尽量减少急性发作,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常用的药物包括吸入性激素及长效的支气管舒张剂。
哮喘治疗成功与否首先要建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坚持长期治疗,即使在不发病的季节也要坚持用药,不能等症状明显才用药。如果只是在急性发作时用药,不但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哮喘病情也会越来越重。
除了药物治疗,对于过敏性哮喘患者而言,日常衣食住行的护理更为重要。
衣:随时增添衣服,以防感寒发病。在衣料的选择上,羊毛内衣、鸭绒背心、动物毛皮衣物及腈纶、涤纶、维棉等化学纤维衣料易引起过敏、荨麻疹、哮喘发作,故哮喘病人的内衣以纯棉织品为宜,且要求面料光滑、柔软平整,衣服不宜过紧。另外,哮喘患者的衣裤要经常放太阳下晒,以杀灭虫螨等致敏病原。
食:一般鲜海鱼、虾、蟹、秋茄等均易引起过敏性哮喘,哮喘患者应避免食用。寒性哮喘者,不宜多食性偏凉的食物,如生梨、菠菜、毛笋等,而应进食性温食物如羊肉、鹅肉、姜、桂等;而热性哮喘则正好相反。荸荠、白萝卜、胡桃肉、红枣、芡实、莲子、山药等具有健脾化痰、益肾养肺之效,对防止哮喘发作有一定作用。另外,患者还可根据自己的体质适当选择些补品,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呼吸道防御能力很有帮助。哮喘发作时,应少吃胀气及难以消化的食物,如豆类、马铃薯、地瓜等,避免腹胀压迫胸腔而加重呼吸困难。
住:哮喘多在夜间发作,因此患者卧室既要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又要保持空气流通。刚用油漆喷涂的房间不能立即进住,至少应开门窗流通一周,以防接触过敏。哮喘患者的衣被、床上用品也应少用丝棉及羽绒制品。要注意清扫死角尘埃,避免螨虫滋生。
行:秋凉季节,患者应注意运动和耐寒锻炼,可从夏季开始用冷水洗脸,若身体许可,还可坚持用冷水擦身,持之以恒,可以增强免疫御寒能力,减少感冒和哮喘发作。另外,秋高气爽,登高远眺、游览名山大川,也能愉悦心情、放松精神、舒张气管,对预防哮喘发作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