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医药电商冷看“三国杀”

发布日期:2012-08-29  |  浏览次数:58769

此次三大电商巨头价格大战,吸引媒体与消费者的关注,但其实,电商巨头的价格战一直都在打,只是如此大规模的出手还是首次。此次价格战开打之前,舆论战早已开始,几方阵营各自造势,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火药味十足。

电商的发展,到目前似乎还只能依赖价格战这个法宝,这不得不说是电商的悲哀。电子商务作为重要的流通环节,似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他们无关,更多的只是借助网络工具,高效率地在全国市场发动价格战。

平衡、稳定的利益链格局有利长远发展

电商价格大战,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显然,价格战的直接结果,短期内似乎可以大量拉升消费;但细细想来,何尝不是在预支和透支消费。而生产厂商在价格大战中,被电商挟持,自身无可奈何、被迫跟进。实际上,无论哪一个行业的长期发展,需要的是一种平衡、稳定的利益链格局,生产商、经销商、消费者,任何一端所得利益的大起大落,都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不利。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下,各个环节均无法进行很好的长远规划,反而会助长投机行为、损害某方或各方利益。

医药行业的电子商务这几年虽然发展很快,但是真正上规模的并不多,特别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B2C。据统计,2011年,药店连锁企业年销售额最大的规模尚不足40亿元,而通过网上购买的比例更少,与京东、苏宁易购这些电商巨头相比,远不在同一个水平。在医药行业内部,自今年年初“天猫”医药馆重新“开张”后,曾经展开几次价格竞争,所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并且,最终大家发现,价格战并不是医药电商的发展之路,网上药品零售,更多地还是依赖于品牌、体验、服务等要素。

医药电商发展不宜走价格战之路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与人民的生命安全有着重大关系,并不适合进行这种单纯的价格战。况且药品使用的针对性很强,不可能为了预防而大量购买和屯积药品。除了一些常用药,家里会多多少少地备一点,其他专门使用的药品,很少会在家中贮备。不仅是因为药品存在适应症问题,还有一个保质期的问题,过期药不能吃,这是常识。

药品实行的是严格的监管体系,药商的购销都受到严格的监管。许多药品要有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甚至一些特殊的药品,如一些易成瘾的药品,对个人的购买都要进行监管。

医药行业的这些特点,以及这样一种相对严格的监管体制,都决定了药品并不适合大面积的价格战。当然,一些药店的自发促销行为还是存在的。但像此番京东PK苏宁、国美这种轰轰烈烈的价格战,医药行业只有冷眼旁观了。同时也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除了价格战,我们还有什么“招术”,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上网买药、提升网站的销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