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就痛风的诊断及发作期如何选药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其实,痛风发作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容易使医务人员及患者在用药和疗效判断等理解上出现偏差。因此,关于如何防治痛风发作,在具体用药方面仍然存在很多误区和盲点。本期就痛风急性发作的用药误区进行点评。
1 不宜使用抗生素
痛风急性发作时,受累关节(多见于大拇趾及足背)可迅速出现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病情严重者还可伴有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医生接诊患者时,若不进行详细的病史追问、体检和血尿酸等检查,很容易将患者误诊为局部感染性炎症(如丹毒等),并给予大剂量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这是痛风诊治过程中最常见的误诊误治方式。
痛风急性发作本身有一定的自限性,一般而言,患者即使不进行治疗,亦可于疾病发作的3~10天内逐渐自行缓解。患者诊治过程中若使用了抗生素,医生或患者通常将这种自行缓解的过程误认为是使用抗生素的结果,而事实却非如此。痛风主要是由于超饱和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中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抗生素治疗对此根本无效。相反,在痛风急性期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不仅对控制痛风急性发作无效,还可能促使血尿酸升高而加重痛风。青霉素和尿酸都要经过肾脏排泄,前者对后者的排泄有干扰作用,可导致血尿酸升高,从而加重病情。
2 不宜加用降尿酸药
痛风急性发作期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消除关节炎症与缓解疼痛。此时,应选择具有消炎及缓解疼痛作用的药物,常见的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等。降尿酸药物(如痛风利仙、别嘌呤醇等)本身没有消炎镇痛作用,对控制关节炎急性发作、缓解关节疼痛无效。
降尿酸药物(如痛风利仙、别嘌呤醇等)能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可促使关节内的痛风石表面溶解,释放不溶性尿酸盐结晶,随后被趋化而至的白细胞吞噬后释放炎性因子和水解酶,从而加重关节炎症或引起“转移性痛风”。因此,在痛风急性发作期间,不宜加用降尿酸药。正确的做法是,在患者疼痛症状完全缓解、度过痛风发作急性期之后再服用降尿酸药。但如果患者之前已开始服用降尿酸药物,则应继续服用,无需停药。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维持患者急性期血尿酸浓度的相对稳定,避免因血尿酸浓度显著波动而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除此之外,把降尿酸药当作消炎镇痛药使用,急性发作时开始用药,发作过后就停药,这种做法往往只能适得其反。
3 不宜用消炎镇痛药预防
导致痛风的罪魁祸首是高尿酸血症,如果高尿酸血症长期存在,不加以纠正就容易发展成痛风。预防痛风发作,关键是要控制好血尿酸,除了嘱咐患者日常低嘌呤饮食以外,必要时还应采取降尿酸治疗。
部分医务人员由于未能充分理解这一点,嘱患者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消炎痛等)或秋水仙碱等药物用于预防痛风发作。实际上,这样不仅起不到预防作用,还可能导致严重肾损害。
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皆属于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具有快速消炎、缓解疼痛的作用。但这些药物并不增加尿酸排泄,属于对症治疗而非对因治疗,治标而不治本。另外,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普遍较大,除了能引起严重胃肠道反应外,还可导致肾脏损害。
笔者曾接诊过一位痛风患者,饱受痛风反复发作之苦,听人介绍说消炎痛可预防痛风复发,于是每日大剂量服用。1年后,患者化验肾功,发现血肌酐及尿素氮异常升高。考虑可能是长期服用消炎痛所致的“镇痛剂肾病”,随即让患者停药。不久后,患者肾功能即恢复。因此,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只适用于在痛风急性发作期短期应用,急性期发作过后,即应尽快减药,争取在短期内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