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医药采购平台公布了本轮次中标的基本药物在不执行零差率销售的医疗机构的最高零售价。至此,广东省的基本药物正式被分为零差率销售和允许加成销售两大块。
有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是对此前基本药物制度的微调,有助于基本药物满足更多实际的医疗需求。不过,也有分析认为,这将从一定程度上鼓励基本药物生产企业偏重不执行零差率销售的医疗市场。
基药在粤部分医院被允许加成
南都记者注意到,广东省此次公布的允许加成销售的基本药物多达3653个。这些药品的使用被严格限定在该省不执行零差率销售的医疗机构。
依照要求,全省所有未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采购周期内对外销售药品价格不得超过此番经广东省物价局核准后公布的同企业、同剂型、同规格所对应的最高临时零售价格。
广东省物价局的文件显示,广东省对此次基本药物在不执行零差率销售的医疗机构的最高零售价也采取了分类管理的办法,即分全省供应,还是只供应县以上医疗机构。供应县以上医疗机构的品种,加价明显高于供应县及县以下基层医疗机构的品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品种的加价率不尽一致,有的加价不到5%,有的甚至达到30%。
对于加价率不一致的问题,国控一位专家称并未有不妥之处,原本医保药物加成也不尽相同。
“同一医院不可能同时出现即加成又不加成的同品规品种。如果出现的话,医院肯定会偏向价格贵的药。”前述国控的专家如是说,他认为广东省作为全国药品价格试点省份,在全国率先公布基药加成最高零售价,具有一定的风向标意义,但具体实施效果如何则有待观察。
零加成在二三甲遭遇困境
据南都记者了解,事实上,业内对于基本药物在所有医疗机构零加成的看法一直有分歧。
有接近发改委的人士此前就曾向媒体透露过,医改办正在研究调整基本药物政策的消息。
而来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医改研究课题组的基本药物实施情况调研报告,更是直言“各地普遍反映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尤其是零差率推行,遭遇了重重困难”。
依照这一调研报告的说法,零差率实施困难,与医院目前的体制有很大关系。
据了解,在以药补医体制下,目前药品收入依旧是维持公立医院,尤其是二三甲医院正常运行的主要财源之一,如果实施零差率,政府必须想办法从其他渠道补偿医疗机构。而在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二三甲医院主动要求试点的,少之又少。
事实上,广东省深圳、湛江、韶关三地取消15%药品加成的试点自2008年11月就已经提出。不过,截至目前,还仅有财政实力最强的深圳一地完全启动了试点。有分析指,湛江、韶关等地零差率迟迟未推进,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政府担心药品零差率政策的实施会给财政挖出一个无底洞。
基药在二三级医院销量或更大
3653个允许加成的基本药物品种出炉后,广东务实的做法颇受业内企业好评。
一家不愿具名的企业就向记者坦言,基本药物在基层和一些试点医院虽是零加成,但要真正做进医院,他们还是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运作。现如今,在不执行零差率销售的医院放开加成,反而有助于企业降低运作成本。
前述国控的专家也认为,这是公立医院改革未完全落实之前,比较合理的做法,有助于促进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机构以外的销售。
医药行业营销专家杨昌顺则称,由于基本药物所有医院都要配备使用,因此中标的基本药物将在二三级医院很可能销量更大。
“我们更看好不执行零差率销售的市场。因为二三级医院本来就是药品销售的主要渠道,占到整个药品市场60%~70%的份额,无论是没有空间的普药,还是有空间可以做推广的产品,在二三级医院的销售都会比基层医疗机构大。”杨昌顺如是说。
粤公布基药非零差率销售最高限价:5%-30%
发布日期:2012-08-04 | 浏览次数:5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