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药厂、药商、药店、医院愿意落实药品降价令吗?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药企和药商将一些廉价而疗效好的药品改头换面,按“新药”重新定价,早已是医药界“公开的秘密”。有药品零售业内人士直言,十年来,药品先后进行了几十次价格调整,每次“限价令”颁布后,都有80%的限价药从医院、药店消失。而物价、卫生、药监三部门都回应“管不着”。
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国家发改委即将公布新一轮药品降价方案,涉及品种将包括抗肿瘤药、血液制品药物等,此轮药品降价幅度最大或超过20%。(7月29日《新华日报》)
此轮药品降价幅度最大或超过20%。这对减轻百姓看病负担具有政策导向作用。如果减轻看病群众负担的愿景得以实现,无疑是件好事。
问题是,药厂、药商、药店、医院愿意落实药品降价令吗?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药企和药商将一些廉价而疗效好的药品改头换面,按“新药”重新定价,早已是医药界“公开的秘密”。有药品零售业内人士直言,十年来,药品先后进行了几十次价格调整,每次“限价令”颁布后,都有80%的限价药从医院、药店消失。而物价、卫生、药监三部门都回应“管不着”。(2010年10月18日《工人日报》)
现实也确实是这样。发改委一旦宣布某些药品降价,医院、药店就减少甚至停止引进,药企减少或者停止生产降价药,导致降价药从市场上消失。而价格偏高,同种疗效的“新药”被“开发”出来,迅速上市。有报道说,每年国家药监局审批的文号都超过1万个。仅2004年,国家药监局受理了10009种新药报批,而同期美国药监局仅受理了148种。我国新药报批数量是美国的67倍。这除了说明药品频繁换马甲以外,并不能证明我们的药品研发能力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为了切实减轻患者负担,让患者得到药品降价的实惠,相关部门不仅要发布降价令,更要完善监督措施,严防降价药换上新药名继续维系药价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