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1~2012年度中国药店百强排行榜正式出炉。相关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药品零售业正迎来第二次发展浪潮,虽然今年上榜门槛大幅提升,但整体来看,我国医药流通速度及效率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行业集中度提升不明显。
2011~2012年度中国药店百强排行榜显示,2011年,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有限公司以年总销售额37.2亿元排行榜首,赤峰人川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以1.56亿元垫底。今年榜单的上榜门槛比上一年提升了35.94%。就单店年销售额而言,北京同仁堂集团同仁堂药店以3.11亿元居首,最后一名的广东金康药房德胜店也达到1491万元。
记者注意到,上述百强榜以单独企业销售数据进行排名,而非依据企业集团数据进行统计。
按照《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2015年前,全国要“形成1家~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总额的8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的70%以上;连锁药店占全部零售门店的比重提高到2/3。”
来自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百强医药商业企业年销售总额达3964亿元,占全国商业销售总额的60.74%。其中,年销售规模超过百亿元的企业有8家,包括国药集团(705亿元)、上海医药分销公司(263亿元)、九州通(222亿元)、南京医药(180亿元)、广州医药(145亿元)、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130亿元)、北医股份(102亿元)和重庆医药股份(101亿元)。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新榜单表明目前我国连锁药店行业竞争更趋激烈,零售药店药品销量及盈利遭遇不小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医药流通行业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这在榜单中得到了体现。但在行业整合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速度跟质量之间仍存在时间差,榜单上的企业仍需经受充分考验。与此同时,规模小、销售方式落后、销售渠道狭窄的零售企业将面临退出市场的风险,但就整体面而言,这一榜单反映出市场良好的竞争势头。
提高医药流通领域效率,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一直为主管医药流通领域的商务部门大力提倡。2011年5月发布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未来5年将完善准入退出机制,严格控制药品经营企业数量,同时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郭凡礼称,从今年的榜单来看,上述趋势尚未完全体现,主要是由于流通速度及效率没有得到根本性提高。医药流通行业兼并重组,除了可使现有规模进一步缩小外,还将逐步完善医药流通机制,扩大细分市场成长空间。而医药流通行业兼并重组除受制于目前医疗体制外,还受行业自身的影响。对于医药零售企业而言,在利润诱导下其医药零售行业发展程度及水平仍停留在较低层面,兼并重组意义不大。
谈到外资正加速进入中国医药流通领域的现象,他认为应该鼓励这一发展趋势,让外资充分发挥“鲇鱼效应”,促使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尽早脱胎换骨,实现质的飞跃。
他说,外资提速进入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有利于形成市场的良性竞争,同时对于中国医药流通零售药店而言,将促使药店规模及利润得到提升。短期来看,外资的进入,对国内医药流通行业龙头企业而言,有利于它们进一步加快全国销售网络的建设,加快医药商品流通速度,并增强其区域影响力。长期来看,这些龙头企业即便投入了巨额资金,若没有较完整的供应链模式、配套的人才队伍建设、成熟的经营管理模式,也难以给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带来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