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毒胶囊事件后的医药行业

发布日期:2012-04-30  |  浏览次数:57457

4月的倒数第二周,合肥酒店爆满,多数酒店坐地涨价。25日和26日,一向冷清的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热闹起来。第67届全国药品交易会和第68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包装、设备交易会在这里举办。

而少数原本应到会的医药企业无缘参展。

这次的药交会与以往相比,言语间,多了一个谈论的话题——胶囊。

十天前,修正药业通化金马等9家医药企业使用铬金属严重超标的皮革制造药用胶囊事件被央视曝光。这在行业里,乃至社会上掀起了或大或小的波澜。

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药励展副总经理匡勇向在座的媒体记者表示,胶囊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国药励展的经营班子和医药事业部的员工立即启动危机应对,与相关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取得联系,“所幸的是,这些企业也正在接受当地相关部门和媒体的质询,也在召回一些产品。”

双方在沟通过程中,意见达成一致——在问题未弄清楚之前,涉事企业不予参展。同时,匡勇还强调,在那之后,他们每天都有专人关注媒体报道,一旦发现还有这9家以外的医药企业,他们也会立即做出反应,对其劝退。

毒胶囊事件并没有使会展中心的热情减退,相反的是,这甚至成为许久不见的两位老总相互问好的开场白。新金融记者在会场就听到这样一番对话。

甲说,“这次的胶囊事件对你们没什么影响吧?”乙答,“我们没有用那些,我们主要做出口。”甲说,“我们也没有用。”之后,两人的对话变成,甲调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乙无奈,“越搞越乱,不知道怎么搞。”

这段对话映射出的内容——出口到其他国家,所以不敢使用问题胶囊——实在让国人不敢恭维,但这或许就是行业里面的潜规则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王波在24日首届中国医药经济战略峰会(下称战略峰会)上表示,“胶囊问题绝不止今天,也绝不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才出现,这种现象是潜规则,可能已经存在很多年。”

业内人士向新金融记者透露,跨国制药企业从不使用中国药用辅料企业生产的胶囊,原因就在于此。

另外,该人士还告诉新金融记者,“浙江省新昌县既然被称为胶囊之乡,其胶囊所供应的医药企业就不可能只有那几家。不仅胶囊,其他的药用辅料,哪个没问题?”

基于此,安徽省药监局药品安全监管处处长刘晓琳在26日API China药用辅料论坛上表示,“药监部门正在全国范围内对药品生产流通领域进行地毯式的清查,对所有用到胶囊的生产企业进行抽检,基本上做到全覆盖。”

而在3月份刘晓琳刚接到论坛主办方——国际药用辅料协会中国分会和国药励展——通知的时候,考虑到药用辅料的监管办法和注册管理办法都在整修意见中,尚未出台,刘晓琳感觉到“确实没有太多话题可以说”,但紧接着胶囊事件的发生,让她又“确实有话要说”。

地毯式的清查不是一项小工程,药监部门最近都在加班加点,可谓忙得不可开交。刘晓琳在结束她的演讲后便匆匆离开,前往下一目的地。

类似的情况也有发生。原本确定参加战略峰会的国家药监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巡视员许嘉齐,因胶囊事件,于前一天(23日)下午临时奔赴他地,未能参会。

-蝴蝶效应

毒胶囊事件的曝光在医药行业从业人员的眼中似乎有另外一番解读——他们对于“记者”这个名称更加敏感。

演讲过程中,一位嘉宾在提到毒胶囊事件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在座的没有记者吧,我也怕。”但其实他所演讲的内容,正是对这类问题的揭露和探讨。

而在台下与记者交换名片时,表现出类似情绪的嘉宾有很多。

更甚者是在会展中心展出的医药企业。往往参展人员一听来者是记者,就表现出较强的抵触情绪,很少有人愿意多聊。当然,这种现象并非绝对。

一位零售药店负责人告诉新金融记者,涉事企业在对胶囊产品进行召回时,“厂家的业务员说,过五六天,检验合格的批次产品,再继续卖。”

对此,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向新金融记者表示,相关企业召回部分或者全部胶囊产品,短时间内重回药店销售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他指出两点因素。首先取决于胶囊事件对三方的影响程度,包括各地方政府对胶囊事件的关注度、消费者对胶囊的态度和相关企业对胶囊产品的召回态度。其次,药监部门对于不合格的胶囊产品,会责令企业整改,而合格的,会返还给企业,以便进行市场销售。

27日,国家药监局公布药用明胶和胶囊抽检结果。结果显示,对18家药用明胶生产企业抽验了166批明胶,检出1批产品铬超标;对117家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抽验了941批药用胶囊,检出15家企业74批胶囊铬超标,不合格率为7.9%。其中涉及浙江的9家铬超标药用胶囊企业全部位于胶囊之乡——新昌县。

同时,国家药监局责令企业立即召回铬超标药用明胶和胶囊,在监控下销毁,坚决防止再次流入市场;并且,按照法定程序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

据刘晓琳在会场提供的PPT显示,我国药用辅料生产企业有近400家,生产品种500余种,总产值150亿元,相当于药品制剂的2%。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辅料企业较少,仅十几家,而超亿元销售规模的只有少数几家。

考虑到胶囊事件可能存在多年,以及此次查处的严厉性,王波有一个很大的担心,“今年下半年,正规胶囊可能会全国断货,供不应求。”此外,他还推测,在这样的情况下,“价格会上涨,原来三分、五分钱的正规胶囊,可能竞争价会涨到八分、一毛钱。”

对此,郭凡礼表示,在胶囊事件影响下,胶囊行业整合步伐加快,产业集中度得到提升,这会引发两方面的反应。一是品牌建设及产品质量较好的胶囊企业,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提升;二是就市场层面而言,胶囊企业可能结成联盟,采取囤货、限量、提价等形式维护自己的既有利益,也不失为既保本又让市场不致失衡的良好举措。

历史上,我国首例使用假药用辅料造成重大药害的事件,是2006年的“齐二药”事件。企业对于辅料供应审计不严,辅料检验流于形式,误将工业二甘醇当作丙二醇。这与1937年美国发生的磺胺醑剂事件所涉及的辅料成分相似。而结果是,我国这家企业已经不复存在,美国那位涉案的主任药师因内疚和绝望自杀。

曾经的教训,医药企业没有吸取;如今的恶果,却不止他们在承担,因为这还造成消费者对药品信任度的下降,以及用药的恐慌。

敏感,于是逃避,终究不能解决问题。医药企业还需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做真正的良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