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进一步完善药品流通体系建设,提升行业集中度,“商务部考虑搭建促进行业整合的金融平台”的说法在坊间流传。
果真差钱?
自提升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成为国家战略以来,政府在扶持大型医药流通企业跨上证券资本平台、银行信贷额度授信、药品分销配送招投标政策以及国家药品储备资格等方面,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惠好。商务部搭建金融平台的考虑,再次表明政府关于提升行业集中度的态度,也显示政府正在为引导和推动实现这一目标进行积极谋划。
但从2011年上市公司年报和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的经营现状来看,多数现金流吃紧,利润率下降,甚至利润总额下降。2008年以来或上市融资或外企注资或银行授信,众多大型医药公司曾挺着胸脯、拍着腰包表示过“不差钱”。曾几何时,强劲的扩张势头搅动着医药江湖的神经,令众多领域的资金对医药流通行业垂涎。而2011年下半年以来,明显可以感受到,医药流通领域抢夺地盘的热度在下降,资本回报率不高,甚至股份上市公司都在喊“缺钱”了。
而药品流通环节费用率价格控制一旦实施,以分销配送为主体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的赢利预期可能有所下调,对于以逐利为使命的“资本”的吸引力也可能进一步下降。
但事实上,提升行业集中度,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差的果真是资金吗?如果是因为资金,上市公司曾经融到令人匝舌的资金,但时间告诉投资者,资金的使用没能诠释当初的融资承诺。如果是因为资金,目前市场上有数十万亿元资金找不到出路。那么,是否有资金而缺乏整合力?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3年前大型流通企业展示美好愿景时,曾有多少来自全球的资本趋之若骛。大型医药流通企业自身发展方向不明确,投资回报难以保证才是其融资难的根源所在。
关键在提升盈利能力
但企业缺钱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对于那些有能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有资本扶持一把,真的就像好车加满了油,也确实能够看见众多政府为企业和资本联姻发挥良好效应的案例。商务部搭建金融平台的考虑也让不少欲发展壮大的企业更加士气鼓舞。但问题在于,当前,针对行业集中度提升这样的目标到底是缺什么?扶持政策应该抱着怎样的观念去引导?医药流通企业自身该做哪些改变?
和中小企业不同,对大型医药流通企业来说,其赢得资本关注的形象是足够的,是否实现融资,需要回答的是资金投入之后的发展预期;能够回答发展预期的是企业当期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尤其是赢利能力。也就是说,如果这些大型流通企业是否拥有足够的赢利能力才是其吸纳资本的关键。
当前医药流通企业现金流不足和利润率下降与部分地方行政干预不无关系。例如某些省市招投标政策的“大”和“全”标准,推动了行业的拼“大”、拼“全”运动,大业务规模、大物流中心、大运输系统,使大量现金流沉淀到固定资产投资之中;工业商业一体化优先、信息化优先、现代物流体系优先、供应链一体化优先、垫付资本充足、不能转配送,使流通行业专业化分工、专业化发展、资源整合失去根基,使大量的资金被分散,能力建设因“全”而肤浅。
在类似影响下,大型医药流通企业专业化能力不突出,赢利能力不强。而一些专业化能力突出、赢利能力强的企业却缺乏做大的政策空间。企业发展的三大要素是资源、机会和能力,在这三者之中,企业最需要的是能力,企业最仰望的是机会;一般来说,发展的机会永远存在,而把握机会的能力不是哪个企业都具备。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的升主要为了创建医药流通服务体系,重点在提升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产业安全上。在行业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能力建设,受环境所提供的机会影响甚大。因此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发点也必须落在帮助上述三者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塑造有利于效率、质量、产业安全大目标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