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药店不但设药品区,还设日用品区,不仅卖化妆品、洗发水等日化用品,大米油盐、面粉、调和油、方便面、炒锅等物品也摆在货架的显著位置,形成了“不时有顾客一手拿着药品,一手拿着食品结账”的“乱象”。这类药店俨然成了“杂货铺”,大大影响药店的专业形象。
处于新医改变革中的药店圈异常躁动,多元化营销有愈演愈烈之势,更有甚者,药店沦为“杂货铺”的案例也层出不穷。虽然药店打着“方便群众购物”的旗号,但利益的驱动才是这么做的真正动力。对消费者而言,买药的同时买点日常用品图个方便者确有人在,但更多的人却并不仅为了方便。对他们来说,医保卡里面的钱看不见、摸不着,还不能支取,换成实物更加“实惠”。
这些杂货铺药店的定位很模糊,货架上全是琳琅满目的护肤品、日化品等,有的使用说明过于简单或只印着外文,顾客未必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而且诸多日用品的价格还高出邻近一些规模不大但货品丰富的小超市,这也可能导致药店形象不佳。
中国药店从计划经济到开放只有12年的时间,目前的主要业态有4种,即贴牌、联盟、并购和多元化。杂货铺式药店只是为了业绩的多元化,未从战略定位层面和消费者角度加以考虑。如果药店能够考虑自身的专业战略定位,从企业自身角度考虑的多元化转向消费者习惯研究基础上的多元化,走出一条药店“健康商业模式”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