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主管领导确实有去北京参加调研会,讨论社区医疗机构剥离门诊药房的可能性。”某大型国有商业企业内部人士表示。
事实上,关于“商务部召集商业企业调研,拟从剥离社区医院门诊药房入手推动医药分业”的消息近日已在业内火速流传,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对这一动向予以确认,已被呼吁多年的医药分业再次成为关注焦点。“这个可能会先拿一些地方来试点,是一项模式的改革。”九州通集团副董事长刘兆年透露。
社区入手
公立医院改革一直被视为本轮医改的坚冰,“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目标都进展较慢。2012年的卫生工作会议及卫生部近日印发的《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中都提出了全面推进取消“以药补医”。公立医院改革直指医药分业,势必涉及财政补助问题,但占90%的公立医院补偿到位存在极大困难,而卫生部门与地方财政部门陷入争论和博弈。
在这种僵持局面下,已普遍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的社区医疗机构或成为突破口。据卫生部最新统计,2011年1~11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53.3亿,同比提高5.0%。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4亿人次,同比提高27.2%。社区医疗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终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认为:“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取消以药补医的基层医疗机构的药房不需要以盈利为目的,设立它们已经没有意义。”
“全国已经有34万家零售药房,完全有能力满足全社会药品的需求,而且运用的都是社会资金,实施‘医药分业’应先从社区医疗机构试点。”老百姓大药房董事长谢子龙一直在呼吁“医药分业”从社区医疗入手。
事实上,关于门诊药房从基层医院剥离的思路,早在去年5月商务部出台《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之时,就已经显出端倪。规划指出,在公立医院改革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等医改措施中,积极探索实现医药分开的具体途径,在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取消“以药补医”的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周边药品零售配套设施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可率先探索医生负责门诊诊断,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的模式。
分开之虞
“在这种模式下,要做开药方的医生的工作,还要再跑药店做工作,麻烦一点。”某OTC企业销售总监表示。尽管在他看来分开对生产企业影响不大,但工业对市场推广费的支付方式还是要有所调整。他认为,药店转接社区医疗门诊药房的功能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药品配置齐全;药师配齐,并做好药学服务;医疗报销的对接;处方的外流。
“这样的探索我们是支持的,关键是政府补助能到位。”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钟宁表示。据他透露,上海的补助是到位的,所以剥离门诊药房对他们来说不会有太多不适。而钟宁关心的是,“在门诊药房剥离的同时,药剂科人员如何剥离出去,以降低成本”。
事实上,政府补助成为重要前提。“关键是国家财政是否跟得上。没有药品收入,国家财政补贴跟不上,这个事情也很难成。”有企业人士表示怀疑。
还有一种并不少见的担心——是否会在这个过程中又形成新的利益关系,“做医药分业的探索一定要搞清为什么要做医药分业,仅仅形式上的分开是没有意义的。”
同时,有专家指出:“医药分业举措需要多部门的合作和共同努力,不是一个部委能改变目前这种局面的。因此,具体实施起来将有一定的难度。”
连锁变局
这一政策的探风,无疑对一度萎靡的零售药店带来利好。社区医疗机构曾经对连锁药店的冲击可能正在转化为一种助力。
“对我们来说,还是有很大机会的,集团也会加大对零售的投入,继续寻找合适的零售连锁药店资源,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加快发展自己的药品零售连锁体系。”刘兆年表示。事实上,九州通在零售领域一直在扩张,去年6月收购了河南杏林大药房有限公司,而今年则在芜湖有所斩获,现在正进行整合。“其他还有一些在谈,药店资源是很有价值的,这一块市场竞争充分。”
在业界人士看来,已经与社区终端建立巩固业务关系的批零一体化企业将获得更多的机会。旗下拥有立健医药城连锁的山东康诺盛世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俊表示:“我们本身是本地社区医疗机构的主流供货商,已经拥有一定基础。除了品牌之外,还必须与社区有逐步深入的互动和合作。其实很多连锁企业是有批发证照的,建议这样的企业赶紧动起来,跟社区开展业务,获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