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基本药物制度的全面深入实施,各地对加强以村(居)卫生室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力度,以致在不长的时间内,许多地方实现了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的既定目标。如今,村民们走进设在家门口的村卫生室,不仅感受到日常看病吃药的方便,而且能享受基本药物刷卡消费的实惠。满足了“小病不出村”的愿望,群众自然乐意,政府也高兴。面对这种可喜的变化,无论是感同身受的广大村民,还是为民服务的地方政府,都希望好的政策能够深入持久,普惠于民,能够为基层群众带来更多的福音。可能正是基于这种期盼与需求,随着村卫生室的正常运营,村民们对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开始有了新的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一些快速启用的村卫生室在开诊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不合理的方面,恰恰是影响诊疗用药安全的隐患所在,突出表现在药事服务与管理工作不能适应标准化建设要求,不仅医务人员不能做到规范合理用药,而且药房人员大多只能从事处方调配工作,在指导合理安全用药、处方审核,及药品的购进验收、陈列摆放、储存养护等规范化管理方面知识不足,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现实中因村医组方选药不合理,甚至开错处方、开大处方,而药房人员全然不知、无从干预的情况就时有发生。
鉴于此,在国家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形势下,如何保障村卫生室基本药物的质量和供应,如何确保医务人员规范用药,应成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思考的重点,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切实解决。
其实,针对村卫生室药事服务弱化现象,可借鉴山东青岛市胶南、黄岛等地的做法,从改革基层医疗机构药房管理模式入手,建立从上到下的处方审核层级制度和严密监控体系,让药学专业人员真正在药事管理中对每一张村医处方发挥掌控把关作用,是一有效、实用的管理路径。
如:通过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处方指导、审核和点评制度,由乡镇卫生院药学专业人员通过电子监管系统随时对村医开具的处方进行抽查、核查,并针对处方进行实时点评和指导,及时纠正村医开大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的行为。再就是将村卫生室与上级医疗卫生单位联网互通,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让村卫生室医生开具的处方均需事先经过上级医疗卫生单位药剂工作人员的实时审核,然后才能打印处方、发票和发出药品。而且为了让村医在开方后及时得到反馈,要求负责药物处方审核的人员必须保证24小时在线服务。这样,就将村医的整个用药过程全部锁定,有效控制不应有的用药差错事故和不规范行为。
除此之外,还应该从长效管理的层面,深入推进村卫生室药房规范化建设,这就需要职能部门在对村卫生室规范药房建设进行指导、督查过程中,着重抓好药房的布局、设置、管理制度、人员条件、设施与设备、进货与验收、储存与养护等关键环节的硬件设施建设与管理制度落实;乡镇医疗机构在加强自身药事管理规范建设的同时,要积极督导村卫生室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与要求开展创建活动,把各项管理制度与岗位规程落到实处;卫生主管部门及乡镇政府则要将村卫生室规范药房建设纳入本部门与本级政府的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强化日常督促管理与帮扶支持,合力推动村卫生室药房规范化建设。
总之,只有积极探索村级医疗机构药房改革新模式,并大力推动村卫生室药房规范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村卫生室药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松软弱化问题,才能更好地保障和促进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让村卫生室真正成为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和卫生保健需求的健康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