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弥补药品“价格战”的负面影响,不少药店兼卖计生用品、保健品、日用品、化妆品,甚至食品。
药店,顾名思义是卖药品的。几千年来,中国的药店一直沿用传统的经营模式,无数的药界精英前仆后继,为我国药店的发展推波助澜,但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日新月异的经营理念,药品零售企业如何在日益白热化的药品“价格战”、“人才战”、“专业战”等诸多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无疑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至于未来几年药店将以什么模式生存?笔者认为,开办OTC药店有难得之优势,就此略述己见,互为交流。 高盈利,低投入
无可厚非,药店生存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盈利”, 我国传统药店经营模式的实质性变化是通过药品超市、大卖场等形式出现的所谓平价药店,说穿了就是要打“价格战”。这些药店企图通过降价来吸引更多的顾客,但实际结果是:别的竞争者会跟进降价,造成薄利但不多销;药品不是日用品,绝大部分价格弹性不高,促销意义不大;“价格战”和平价超市、大卖场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药店赖以生存的高毛利、低流量模式,导致药店毛利进一步下降。
因此,药店经营者不得不考虑通过其他途径以“弥补”药品“价格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药店兼卖计生用品、保健品、日用品、化妆品,甚至食品。粗略地算一下,目前,大多数药店处方药的销售额仅占盈利的10%左右,而所要付出的成本却占最大比例,药店盈利主要来自非药品,这也是药店主动推销涉嫌非药品冒充药品的保健品的缘故,亦可为保健品经营市场的盛行和混乱找到合理缘由。
由此来看,初涉药品行业、资金尚不充裕的一般药品经营者可以考虑优先开办OTC药店,其启动资本有限,尤其是在无专业人才保证的情况下可以安全经营,药品安全风险低,运营成本低,同样可以在经营好乙类非处方药的同时,依赖经营非药品达到利润的最大化。同样的盈利,资本投入却有天壤之别,何乐而不为呢?这样一来,投入资本有限,即使将来因其他原因造成经营不善,也不至于有太大损失,“车小好调头”,就是这个道理。
不“造”处方,规范经营
众所周知,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对药品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保证公众用药安全。但就处方药管理方面,药品零售企业销售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销售,仅此一点,药店为自己“叫屈喊冤”之声从未间断。
尽管作为药品经营者,他们都明白国家作这一要求的初衷是对的,是考虑药品行业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的长久大计。但事实却是,医疗机构为防止“跑方”即处方外流而绞尽脑汁,到现在电子处方问世,医生开具的处方能流到患者手上并凭之到药店购药的,实在是寥寥无几。试问:全国大中小城市有几成药店能达到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的要求?与其让药店为了逃避监管而故意“造假”、“编纂”处方,还不如压根儿就不经营处方药,规范经营,合法经营。就这一点而言,开办OTC药店有其独到优势。
无需配备执业药师
笔者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注册网络服务平台”做一大概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累计有17万人取得执业药师资格,但注册的执业药师仅7万左右,如以欧美国家的相关标准,每800~1500人就配1名执业药师计算,我国还存在约100万的巨大缺口;截至2009年底,我国零售药店数量约为38.8万家,截至2010年底,药店数量已近40万家,药店执业药师缺口数量至少在20万以上。
拿河南来说,截至2010年底,累计有1.2万人取得执业药师资格,其中注册在医疗机构的3800余人,注册在药品生产和批发企业的4100余人,已经占去执业药师数量的多半,而河南全省药店数量为3万多家,试问余下的4000余执业药师如何满足3万多家药店的需求?除了数量远不能满足需求外,还存在严重的分布不均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领域分布不均衡和区域分布不均衡,从领域需求来看,对执业药师需求量最迫切的应该是零售药店,而目前执业药师主要集中在药品生产企业,直接面对广大患者的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数量严重不足;从区域分布来看,目前我国执业药师主要分布在东部发达地区。由此,我们不难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诸多执业药师求挂证、诸多药店求租证这一个全国普遍现象了,而执业药师历来受重视度不够和待遇不高的“尴尬”社会地位和价值也由此衍生,可谓药师之悲哀、行业之悲哀。
执业药师存在的问题众多,大家都心知肚明,因此,为了不助长执业药师这种“多头挂靠、空头挂靠”的有名无实之“怪”现象,逐步缓和药师队伍紧张之现状,开办OTC药店为最好出路。
减轻监管压力
我国药品监管部门成立仅十余年,基层执法队伍相对薄弱,监管任务却从未减轻。比如药店之间为打“价格战”不惜铤而走险偷税漏税,为逃避监管和税收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甚至有些药店为了压缩成本而销售假劣药品;处方药不凭处方销售直接造成抗生素滥用;执业药师严重不足导致药店质量负责人形同虚设,无法保证零售环节药品的质量安全,隐患重重……
这些无疑会加重监管任务,提高执法成本。因此,相对于OTC药店来说,其规模小,药品安全系数低,只需配备经过上岗培训的专业人员即可,相对其他药店来说便于监管。
模式因地制宜
或许开办0TC药店因其局限性而为诸多药品经营者所不屑,但药品大卖场能否长久地做大、做强呢?据调查,平价药品超市、大卖场的目标消费群大部分是用药量较大的老年人,对他们来说,便宜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方便、品种、服务都是次要的,他们有许多闲暇时间、购物目标明确、以退休金为生而不会冲动购买。当一个城市开办第一家这类药店时,他们几乎倾城出动,场面非常庞大、热闹。开第二家店时,头几天的促销会吸引他们出动。如果以后两家店的价格差不多,势必会分流一部分顾客。有业内人士认为,平价药品超市、大卖场是哗众取宠,有误导消费之嫌,因为药品不同于一般日用品,不可随意消费,囤积久了还会过期。因此,药店经营的长久盈利和形成气候,与最初的投入成本没有任何关系,而在于药店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定位,也就是说,药店不管以什么方式生存,首先要突破专业药店的误区,打破自身局限性。
近几年,多元化经营已经为药店改变定位打下了基础,关键是要打破旧观念,找准目标人群,了解他们的需求。如果将药店定位为零售店,它的形式可以有便利店、超市、妇女用品店、办公区职业人士商店、大卖场等等;经营的品种可以有药品、食品、化妆品、日用品、熟食、快餐等。药店选择什么样的赢利模式很难一概而论,要视整个医药行业的规模、各种制度和管理体系以及当地的其他零售业态发展而定。
比如说美国,一般连锁药店营业额中有60%来自药品,来自健康用品和日用品的营业额不到40%,因为美国采用医药分离的医疗管理制度,绝大部分处方药通过药店分发到消费者手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药品市场;加拿大连锁药店的营业额中有40%来自药品,50%多来自日用品,加拿大也采用医药分离的管理制度,但因其整个医药市场的规模有限,连锁药店的经营品种和营业额比重偏向日用品;日本连锁药店药品所占的比例更少,其连锁药店经营模式更偏重于日用品。
同理,国内药店在不同地区或城市的发展模式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北京的药品消费高,药店相对较少,开几家平价药品超市,应该说还是有赢利空间的。但是,如果在药店林立的广州开药品大卖场,赢利的空间就不大。上海的超市和便利店比较发达,药店经营日用品就要和这些零售业态进行竞争,难度比较大。但如果放在便利店不发达的郑州,药店经营日用品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综观业内各方看法,未来几年内,现有的传统药店、社区便利药店、平价药品超市或大卖场仍会存在,但在不同城市或不同区域会有调整,并且优胜劣汰。至于药店如何定位?说白了,就是药品销售额占多少比例的问题,不管是占80%、50%还是30%,都有不同的消费人群,药店可以先充分评估自己的竞争对手,然后认清自身的优势在哪里,就可以解决好定位问题。届时,不管是专业药房还是超市,找准定位就会有市场。
时下,在诸多条件限制、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考虑开办OTC药店还是不错的选择,符合药店发展之新模式,一旦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相信,OTC药店定能成其独特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