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2011年注定是“基”动的一年

发布日期:2011-12-31  |  浏览次数:61540

  2011年注定是基药备受瞩目的一年。这一年,基本药物制度推行至第二年,在承上启下的关口,各地基药招标摸索着登场;这一年,一些掺假行为被披露后,“唯低价是取”的招标导致生产企业无利润甚至亏本生产基药的尴尬,遭到业内诟病;正在国家有关部门对此反思并展开药品出厂价调查的时候,一些药价虚高个案又被央视等媒体曝光……于是,不光是基药,发改委希望通过调查,摸清所有药品的真实出厂价。至今,这项工作正在推进中。

  2009年8月18日,《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同时公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宣告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此后,各地开始推出基药制度,2010年9月,安徽省率先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的全覆盖。同年底,安徽探索的“双信封”招标制度和“单一货源承诺”等办法,被写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立和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招投标制度的指导意见》,修改完善后上升为国家政策。也是在这一年的年底,安徽模式践行者孙志刚从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一职调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外界普遍认为安徽模式在全国推行将可能提速。此后,江苏和浙江的基药招标也基本参照“安徽模式”,似乎也在印证着这一可能性,即使后来江苏模式有所创新,即“与二、三级医院联动”及“按质量层次分组评审”,但也没能从根本上摆脱“唯低价是取”的嫌疑。

  不过,事情到了今年出现变化,虽然安徽模式致使采购环节中的药价虚高确实解决了,但却出现药价虚低现象,导致大量超低价中标情况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担忧充斥着行业。而据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的调查显示,安徽省中标的863个品规,有22种产品中标价格低于成本价,有些中标价已经低到无法补偿原辅料及包装成本,对行业无疑是一种损害。于是,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正在摸索中的制度的合理性。

  今年6月,事情出现新变化,上海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第二批中标目录正式对外公布,涉及合资、外资药数量至少60多个品种、150多个品规,相关外资药企涵盖辉瑞、拜耳、礼来、施贵宝、默沙东等近30家企业。

  上海基药招标讲究价格与质量的平衡,采用了定量综合评价,评标要素由质量、信誉与服务、价格三方面组成,加大质量权重,质量分占七成,价格分只占三成,还进行区别定价等质量层次划分,从根本上避免了单纯的价格“恶性”竞争,与安徽模式的“唯低价是取”形成鲜明对比。

  另一边,福建省第八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启动,其另类做法在业内泛起阵阵涟漪,自创的“合并剂型规格”、“分组议价”等引发争议,并被认为将创造基药招标的最低价而遭到诟病,一些大企业因此而计划全面退出福建省药品招标。

  随着基药招标的进一步推进,人们寄望有更为切实可行的模式出台。不久后,倾向于安徽模式的广东基药招标方案揭晓。本来,一方面是“安徽模式”遇到新考量,一方面是与广东经济条件、医疗水平相当的“上海模式”备受好评,广东的取向自然成为新的焦点——结果,广东虽然主要效仿安徽模式,但也采取了改善措施:低价药品目录内的品种将不采用“双信封”评审,而是只招质量标,以避免低价药品的恶性竞争。

   到了年末,卫生部公布了基药制度推行的最新进展: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实现了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31个省(区、市)广泛建立了以政府主导的省级非营利性药品集中招标平台;截止9月底,共有29个省份出台了新的基药采购机制文件,26个省份启动了新一轮采购。

  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家发改委正在调查药品出厂价,一旦摸清真实成本价后,基药将单独定价、定点生产的可能也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这一年,基药驿动的一年,也是业界激动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