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一缕晨曦,装点一天的清新,捧一把阳光,照亮一季的心情。时间的轮辐,转动如常,过往的汗水和付出,都将化为尘灰,只有信念像一片云,萦绕上空,烛照前路。此刻,2012年的晨曦即将叩响我们的心扉,这是2011年的最后一声问候,更是在迎接你的新年相拥。
2011年的记忆是五味杂陈的,它在自然界的寒潮中开始,又在中国股市的萧瑟中结束。经济减速的预期,通胀高悬的压力,社会转型带给个体的巨大冲击,都真实地浓缩在微博的喧嚣与骚动中。同样在这一年,中国盘点入世十年的成就,获得了年均9.8%的经济增长率,因此被形象地比喻为“飞奔的大象”。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在主动调控中有所回落,曾经的惊涛骇浪让人类变得如此敏感,增长线些许的波动就被迅速地放大揣测,复杂的情绪很容易被传导,但是信心比货币和黄金更可贵。进入2012年,中国经济以“稳中求进”作为主基调,节奏的调整是为了深度的转型,“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东方巨龙在2012这个中国传统的龙年里,蓄势腾飞。
旧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人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推崇创新的力量。“创意帝”乔布斯留给人类的精神遗产中,有一段是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激情演讲:“生命有限,不要把它浪费在重复别人的生活上。不要被任何说教羁绊,否则你就被笼罩在他人思考的阴影之下。不要让他人观点的杂音淹没你心灵深处的渴望。最重要的是,要有胆量跟随你的心灵和直觉。你的灵魂其实已经知道你最想成为什么。其他一切都无关紧要……”作为媒体,我们为这样的语言所倾倒。未来从来都是模糊的,我们或许可以质疑这个时代,但我们依然深爱她,这种热爱近乎直觉,是一种生命的激情,因为我们相信这或许还不是最坏的时代,但确实是最好的时代。
“灰色迷雾”逐渐消散
拉动医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是对医药的有效刚性需求。盛宴已经开幕,只不过机会不是均等的,只有强者才能收到请柬。
2011年医药工业增幅有所放缓,尤其是制药企业的利润,受到了生产成本提升和药价严格管控的双重挤压。在2011年前三季度,利润同比增长20.5%,是近5年来的一个低点,似乎被“灰色迷雾”笼罩。作为专业媒体,我们捕捉到中国医药人的情绪,降价焦虑,招标困惑,通胀压力,汇率悬念,医药的第二次“寒冬论”在2011年中时不胫而走。然而悲观和抱怨往往属于弱者。我们应该看到与2006年的产业震荡相比,当下的医药工业基础更为坚实,需要大家站在一个更高的能级上来看待机遇与挑战。
在西方宏观经济学鼻祖凯恩斯的理论中,危机时期,有效的需求是经济的核心推动力,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复苏。这一理论在医药领域也常被验证。拉动医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是对医药的有效刚性需求。为什么在其他投资领域哀鸿遍野的危机时期,中国的医药健康领域可以成为资金的避风港?为什么2010~2011年披露私募投资案例103起,投资总额18.58亿美元,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为什么近两年外资对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直接投资的增幅一度超过30%?为什么那些不可一世的跨国巨头主动向我们的民族医药企业抛出合作的橄榄枝?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有一个共同的潜台词,那就是中国医药市场的潜力已经被资本锁定。
我们可以做一个不完全的测算:国家医药“十二五”规划提出,在5年后,医药工业总产值要达到3万亿元,届时对应的药品市场供应容量接近2.35万亿元,而目前中国药品市场约9078亿元,这意味着,中国13.4亿的现有人口,今后每人每年要多用260多元的药物,这些需求带来的产业增量,从鼓励医药产业发展的角度是应该得到保证的。
与此同时,这些需求也是有效的,因为他们是可以实现的。官方数据显示,在政府8500亿元增量投入到位的强心针下,中国的医保覆盖面已经达到12.95亿人,全部的基层医疗机构都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健全,人均卫生费用占人均消费的比重已经超过11%。我国人均用药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从271元增加到563元,增加了1倍以上,年均增长20%。2011年,人均用药水平预计706元,预计未来5年,人均用药水平将保持年均21%~22%的增幅,尤其是新农合,拉升了中国近80%农村人口的用药水平,十分可观。
用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尽管原始创新高开低走,专利悬崖步步惊心,政府管控日趋严格,然而人类追求更有质量的健康生命的需求是不变的。在危机时期,全球药品市场依然保持6%~7%的增幅,而中国药品市场在全球的占比以当年价计算已经超过12%。成为全球第5大药品市场。盛宴已经开幕,只不过机会不是均等的,只有强者才能收到请柬。与其消极地等待和盲目地附和,不如随时准备在变化的世界中奔跑。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单调和压抑的只是你的心情。相信你对朝阳产业的直觉吧,让朝阳的光辉渗透进你的思想,驱散灰色的迷雾。
对医药企业而言,了解终端的需求结构和格局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药品市场的划分并没有唯一的标准,需要随着业态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在2000年之前,医院一家独大,业界习惯用产品的产地属性来分解终端,关注的是国产药与进口药的份额之争。2000年药品分类管理实施,零售药店兴起,药品终端划分出现处方药与OTC药、医院与零售这些两分法。在2004年前后,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受到关注,催生出时下比较主导的终端三分法,也就是说第一终端是城市医院,第二终端是城市药店,第三终端是基层卫生院诊所以及社区医疗机构。对应于复杂多变的药品需求谱来说,我们一直试图寻找有规律的微观物质支撑。时至今日,医改的指挥棒引导医疗卫生资源的重新配置,国家对基层医疗的概念也逐步厘清,尤其是2011年明确了县级医院作为当前医改的重点,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又鼓励城乡药品零售市场的协调发展,我们不妨重新思考中国药品需求的终端分布:第一是医院终端,包括县以上大中型城市医院;第二是城乡零售药店终端;第三是基层医疗机构终端,包括社区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而三个终端并非彼此割裂,他们的演变轨迹相互交织,在分量上此消彼长。
“白色巨塔”深度重构
在患者医疗保障水平提升的同时,对更好的医疗服务的需求占据主导,医院依然是患者购买医疗服务的首选,中国进入了快速老龄化,慢病人群增加,这给医院药品市场的扩容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在商业设计中,白色具有高级、严肃和科技的意象。“乔治白”就是高端白领的代名字。日本女作家山崎丰子在她的名作中,形象地将医院比喻为“白色巨塔”,足以显示医院的高深与稳重。而在现实中,医院终端确实是难以轻易撼动的,它包括了县和县级以上的医院,目前总的药品销售规模约为6543亿元,约占中国药品市场总体的72.1%。
到2011年9月,中国共有2.1万家医院,其中公立医院13,685家,占据了医院终端市场92%的药品销售额。按照医院等级划分,三级医院1353家,药品销售规模约2743亿元;二级医院6502家,药品销售规模2160亿元。这部分是品牌药、合资药的主导销售场所,目前国产药在高端医院的占比已经有所提高,在2010年超过了50%,而基本药物在其中的销售比重还不到10%。按照医院的地域属性来划分,城市医院约1.5万家,药品销售规模5379亿元,占药品市场总体的59%;县医院6000多家,药品销售规模约1164亿元,占药品市场总体的12.8%。
从就诊人数的变化看,医院就诊人群保持了年均8%的增幅,由于基数庞大,每年新增门诊人数都可以超过1.2亿,新增住院人数可以接近700多万,其中自然的药品支出增量就接近350亿元。卫生部当前下大力度控制医疗卫生费用的增长,主要是从提高医院管理的绩效、规范合理用药入手,尤其是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处方,这些举措会使医院药品市场增长的势头有所平抑。
2012年,最核心的变化在于公立医院改革将从“局部试点”转向“全面推进”,尤其是医药分开的进程最为关键。在美国、澳大利亚、法国、英国等国均实行严格的医药分开制度,这些国家药品费用占整个医疗费用支出的比例大约为8%~17% ,而中国这一比重目前为47%。国际上评价其医药分开程度的公认指标是“分业率”,即该国医院处方外配至社会药房占总处方量的比例,美国的处方外配率已经达到了72%,而中国的处方外配率微不足道。
国内对于医药分开的尝试这些年并没有中断。大体上有4种模式,一是支付方式改革,就是推进按病种付费、人头付费和总额预付的改革。在改变支付方式的情况下,药品从医院的利润源变成了成本,医院自身就要想办法规范用药行为,在看好病的情况下尽可能控制费用,目前北京市已经开始了总额预付制的改革。二是收支两条线管理,药品的费用收入跟医疗机构本身利益没有关系。这种情况下,医院开始根据医疗常规、病人病情来使用药物,以上海的长宁区和松江区的模式为代表。三是把医院药房独立出来,这样药品的差价收入由政府统筹来还补给医院,例如早期的南京药房托管和武汉的北湖社区模式,但二者都只是形式上的医药分开,推广的可能性不大。四是药品零差率销售。药品的使用跟医院的收入没有关系。对原来用药品加成弥补的医疗服务亏损,通过医疗服务收费调价或者直接的财政补助来弥补。例如当下的芜湖医改模式,成立药品和医用耗材管理中心统一负责采购,公立医院药品取消加成。
有人担心医院终端在体制变革之后会出现较大的萎缩,其实不然。医疗是纯粹的服务,患者其实主观并不想生病,因此医疗不是消费者“想要的服务”而是“必需的服务”。在这个前提下,假设中国的医院集合了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规范,收费合理,在患者医疗保障水平提升的同时,对更好的医疗服务的需求占据主导,医院依然是患者购买医疗服务的首选,那种大医院排队就诊的局面很难一时改变。何况中国已经进入了快速老龄化的社会,慢病人群持续增加,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供给还存在严重的不均衡,这给医院药品市场的扩容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值得关注的是县级医院的改革,政府的目标是在2015年将县级医院建成二甲医院的水平,目前县医院与城市二甲医院之间的用药规模比是1:3.5,一旦改革到位,可以推算这其中的药品消费增量将达到640亿元。因此,医院药品市场在2015年前,将保持年均24%的复合增长率, 2015年的规模超过1.5万亿元,占总体市场份额接近71.6%。
“绿十字”下份额博弈
从盲目的价格厮杀过渡到向开展深度药学服务、夯实企业管理根基的方向发展。从最原生态的药铺到今天的多元化经营、品类管理,再到先进的电商技术的应用,主流药店的经营管理水平在提升。
绿色象征健康,是一种比较“萌”的色彩,同时是在设计运用中比较灵活的渐变性元素。与之相对应的是,在三个终端中,零售终端的产生最晚,业态也最为多元化,目前中国药店选择绿十字作为统一的标志物。不过这个十字架稍显沉重,恰巧喻示了零售药店行业现在的生存状态。截至2011年上半年,我国的药店总数(包括连锁门店和单体药店)为409,246家,比2010年末增加16,929家,新开药店数量有增加的趋势。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约2409家。零售市场单店扩张的速度更快,整体连锁率呈下降趋势,2011年上半年为35%。目前零售药店终端的规模约为2000亿元,占药品市场总体的21.4%。与国际相比,中国药店业态分散,药品零售连锁百强的集中度约为39%。
在医保扩容的背景下,获得医保定点资格是药店关注的重点,但是国家对医保药店的管理也更加严格。以高毛利为导向的多元化经营还是主导,同时药店热衷抱团取暖,联盟是药店圈的时尚。从零零联盟到贯穿上下游的工商零联盟,从联合采购上升到股权为纽带的紧密协作,现在有大药企参与的全国性大联盟已不鲜见。
这或许是生存压力下的集体突围。中国现在的药店店均服务人数仅为3400多人,而国际的水平是6000人,药店密度过大导致生存空间过于局促。商务部的“十二五”药品流通规划为零售药店的发展框出的基本思路是扶强扶大,提升连锁集中度。目前零售药店的生存困惑很多是来自于为数近26万家的单体药店,他们在专业化管理和人才方面严重不足,过度趋利的短期诉求,与零售业整体走向专业化、集约化的大趋势形成严重的反差,变革势在必行。
所幸的是,当今药店业的佼佼者们,具备了驾驭现代零售连锁企业的胸怀和能力,尝试运用资本的力量,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从盲目的价格厮杀过渡到向开展深度药学服务、夯实企业管理根基的方向发展。从最原生态的药铺到今天的多元化经营、品类管理,再到先进的电商技术的应用,主流药店的经营管理水平在提升。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零售药店的药品销售规模将保持18%的复合增长率,在2015年,达到4011亿元的规模,占总体市场的份额约为20%。
“蓝色海洋”蕴藏潜流
社区医疗机构在慢病监控和疾病防疫上还发挥重要作用,也是老年用药,慢病用药、儿童疫苗产品的重要销售领地。社区首诊制一旦落实,市场上升的空间较大。
蓝色寓意广阔和深度,商业世界中“蓝海”指的是竞争相对缓和、蕴藏潜在机遇的市场。业界普遍将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市场视为新兴的蓝海。中国的基层医疗体系数量庞大且层级较多、分布离散,在城市包括有3.3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药品销售规模约占总体比重的2%;在农村,涵盖了3.8万家乡镇卫生院和65.3万家村卫生室,药品销售规模约占总体的4%。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基层医疗体系长期薄弱,缺医少药的现象在新医改前比较普遍。
但是蓝色也代表着理性与等待。基药在基层全覆盖只是一个开端,基药制度的成功在于这项制度是否在基层长期可持续地运作下去。基本药物不等同于基层医疗都要使用到的药物,307种基药在基层不够用,各地普遍进行了增补。下一步基药目录将会有所扩展,同时在二三级医疗机构实施。以安徽省为典型,对基药在大医院使用金额的占比下限也进行了限制,但是基药原本就一直在临床长期使用,如果没有将国家处方集、临床路径等科学诊疗、合理用药的措施实施到位,单靠行政性规定让基药使用上量还是比较无力的。对于广大的基层医疗机构来说,在零差率销售和政府补偿不尽到位的情况下,依靠基药带来药品销售的扩容比较有限。
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人群中,今年前三季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就诊人群同比增长25%,但乡镇卫生院的就诊人数却下降了12.9%,城乡之间形成较大的反差。中国目前还没有实施强制的社区首诊制,因此社区就诊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机构数量的增长拉动的。当然,社区医疗机构在慢病监控和疾病防疫上还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老年用药、慢病用药、儿童疫苗产品的重要销售领地。今后,随着医保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医院全面实施门诊定点统筹,规定未经基层首诊转诊将不享受统筹报销,社区首诊制一旦落实,社区用药的结构将形成重大的调整,市场上升的空间较大。而乡镇卫生院的就诊量下降可能是受到县级医疗机构的分流,乡镇居民的医药消费需求和支付能力都在提升,但是乡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和技术都比较落后,国家正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增加政府的定向投入,这一部分市场还需要时间去发育成熟。从现在到2015年,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销售规模在原有较低的基数下,必然会经过一段快速增长期,复合年增长率可达35%,总规模将超过1770亿元,占总体市场的比重将达到8.4%。
“橙”意相邀共赴未来
一系列提升产业规范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行业又将进入新一轮的大洗牌。优势的资源和市场话语权将更加集中在主流企业手中。自主创新意识的深度觉醒,更为可持续增长埋下了伏笔。
与不断增长的医药需求相对应,医药产销转型的节奏也在加快,产业的集约化进程在加速,制药工业百强的集中度已经达到42%,在数量上占15%的制药企业创造了中国医药市场近70%的财富,预计到“十二五”期末集中度可以达到50%。而目前商业百强的集中度也达到了78%,商业前三强的集中度达到了26.7%。以新版GMP实施为里程碑,药品电子监管、新版GSP修订等一系列提升产业规范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行业又将进入新一轮的大洗牌。优势的资源和市场话语权将更加集中在主流企业手中。
其次是自主创新意识的深度觉醒,更为可持续增长埋下了伏笔。“十二五” 国家将重点鼓励“突破式创新”。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已经提出,未来中央下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资金将达到400亿元,目前提交新药注册申请品种数有24个,在发达国家进行临床试验的自主新药超过10个,处于Ⅲ期临床研究阶段的品种有41个,这其中或许就有可以问津世界的重磅炸弹药物。中国的目标是争取2015年成为后期研发大国,2020年医药产业进入世界前3位。
创新是寂寞的,幸运的是还有企业在坚守。2011年国内就有江苏恒瑞、浙江贝达、先声药业和天士力药业等企业自主研发的一类新药上市。目前对创新投入较大的企业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7%以上,但全部企业的平均水平只在1%左右,在“十二五”规划中,未来5年的目标是产业整体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对生物仿制药、肿瘤、心血管、糖尿病、疫苗等领域的新药研发暗战火热上演。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候,未来向我们发出“橙”意的邀约。橙色是最温暖的色彩,明亮但不刺眼,高贵又显得神秘,成熟中带点活泼,呼应着我们对未来的期许。同时,橙色是一种警示色,在与生命利益密切相关的医药领域,对品质安全高度警醒,对诚信良知坚守不懈,才能保证产业的未来不被透支。正如美国最富影响力、最不拘传统的冒险资本投资家约翰·杜尔所说:“如果你接受一项使命或一个机会的原因是你要赚钱,对不起,我认为你一定会失败。你应找到你的热情,找到你的使命所在,承担起这个使命,即便没有人会因此向你支付什么。因为那时你和你的团队,将充满成功的动力。”
岁月可以无声,季节可以无痕,但信念不可以坍塌!如果你还在迷路,那仅仅是执迷不悟。抛开杂念,让思想在光明中奔跑!不要害怕你面前的阴影,那是因为你背后的阳光。新年的阳光穿过你的胸膛,涤荡你内心的空旷,掏干你的萎靡与畏惧,迸发你再次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