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野生穿山龙药物市场“涨”就一个字

发布日期:2011-12-01  |  浏览次数:52164

黑龙江、吉林两省(以下称两省)是我国野生穿山龙(以下称穿山龙)产量大省,也是销售大省,占到全国总量的15%左右。9月下旬,两省春夏秋三季穿山龙的产新和销售工作已画上句号。由于今年两省穿山龙减产,产新不久便销售一空,而两省产区库存薄弱,供需出现缺口,行情从产新至今一直在小幅上涨,涨幅在三成左右。两省穿山龙减产和价格上涨的信息波及全国药企、药商和药农,引起各方面关注。 

  产量减三成

  穿山龙是两省产区群众采挖的重点品种之一,也是药市上购销的主打品种,产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方方面面的既得利益。21世纪之前,穿山龙的蕴藏量十分丰富,据有关专家估算,至少在20万吨左右。但是,进入21世纪后,在利益的驱动下,产区农民、林场及农场的职工以及附近城镇的赋闲人员在产新期间一哄而上,竭泽而渔,把幼茎乃至母株也斩尽杀绝,导致产量急剧下降,穿山龙大面积绝迹。据对两省15~20个产区的调查及产区老药商、老药农、老林政及市场人士介绍,今年两省产量至多在1200吨左右(其中,黑龙江500吨、吉林700吨),较2010年的1800吨减少600吨左右,减幅约为33%,为历年最低。产新后进入流通领域的穿山龙总量很少,据业内资深人士估算,至多在600吨左右,余下的600吨左右已分散囤积在药农、药商之手,待价而沽。  

  需求增三成

  穿山龙为薯蓣科多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收载于《中国药典》,主产于东北、西北、华北、华中等地,多为野生,少有家种,质量尤以东北、华北为上,薯蓣皂甙素含量高,含量为2%~4%。以根茎入药,性苦,微寒。有祛风止痛、活血通络、平喘的功效。穿山龙药用价值较高,应用范围广泛,主治腰腿疼痛、筋骨麻木、风湿热、跌打损伤、闪腰岔气、咳喘、气管炎等症。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证明,该品含薯蓣皂甙等多种甾体皂甙,其甙元为合成副肾皮质激素及口服液或注射剂避孕药的主要原料,同时改善冠动脉循环,对轻度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有效。穿山龙的药用价值及其功能已引起国内外许多医药专家的普遍重视。

  据有关媒体报道,近年我国许多植物提取物厂家还以穿山龙为主要原料大量生产提取物,其产品薯蓣皂甙已畅销国内、国际市场,仅此一项每年就消耗穿山龙多达5000吨左右;我国千余家医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用穿山龙开发生产了500多种(规格)中成药、新药、特药和中药饮片;我国遍布城乡数以万计的医疗单位大量使用穿山龙处方配伍治疗风湿、咳喘等病症。与此同时,穿山龙还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之一,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我国港澳台市场也从内地大量进货。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所需用的穿山龙呈逐年增长之势,一项专题调查显示,2008年市场用量(估算,下同)为5000吨左右,2009年增长至5500吨左右,2010年再增至6000吨左右,预测2011年将攀升至7000吨左右。  

  价格涨三成

  市场调查显示,穿山龙的市场产销已呈两极分化之势,一方面,市场需求量在逐年增长,近年的用量是2007年的2倍多;另一方面,由于野生产量枯竭,家种产量滞后,近年全国各地库存空虚,早年陈库存已消耗殆尽,产地又无大货补充,后继乏力,供需缺口扩大,高达40%以上。此外,资金大户囤积、持货商(药农)惜售、业外热钱介入炒作等,也为供需矛盾推波助澜。市场经济“赢贱缺贵”,供需缺口带来商机,助推行情不断上涨。2007~2011年的5年间,穿山龙价格连年上涨,涨幅高达30%。在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上,5年来价格走势为:2006年市场平均价为6元(千克价,下同),2007年上涨至7元,2008年又涨至8元,2009年再涨至9元,2010年已攀升至10元,预测2011年将上涨至11~12元左右,与2007年相比,涨幅超过40%。

  据从两省主产地传来的信息,由于今年产量减少,产不足需,价格上涨,引发东北三省、京津沪、广州、深圳、成都、武汉、西安等地的几十家大中型药厂火速派人赶赴产区大量收购。由于货源稀少,客户纷纷抬高收购价,鲜品(条茎粗、水份少、无杂质、条茎整齐、薯蓣皂苷含量高于2%)收购价已由上年的5~6元,上涨至6.5~7元,二级鲜品由4~4.5元,上涨至5~6元。收购价上涨,迅即波及药市,药市价格也同步上涨,至笔者发稿时,东北药市统货已涨至10~11.5元。  

  后市看涨

  今年两省穿山龙购销两旺,价格上涨,供需缺口加大已成定局,供需矛盾短期不易缓解,加之全国产地亦存在减产的商情,后市库存薄弱,供不应求的局面三五年内难以缓解。同时,全国物价、工资上涨,药材生产成本同步上涨,市场出现资金大户囤积,热钱炒作等因素推波助澜,将助推穿山龙的后市(2012~2013年)行情持续攀升,价格有望上涨至15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