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为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自2009年上半年起,下力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分步实施,在这些举措中,笔者总结为五大路径。
路径一:增加财政投入
首先是要不断从增加医疗卫生建设方面加强财政投入,“去药养医”,实现基本医保全民覆盖。
截至目前,我国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总参保人数已增加到12.8亿人,覆盖了90%以上的城乡居民,比2008年增加了1.54亿人。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国4.6万家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覆盖率达到98%。其中,北京、安徽等16个省(区、市)覆盖率为100%,13个省(区、市)覆盖率超过60%。
路径二:基药零差率
2010年,全国各省市基本都开展了以省为单位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对于配备医疗机构的307种基本药物,要求实行零差率销售。
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今年9月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25个省份出台了新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文件。虽然近期媒体报道部分药品价格虚高,但国务院医改办在11月21日也出来表态,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推行进度不一,全国还有9个省份没有按照要求实施新的采购机制。关于基药实施的全面效果,还需要更多的调研数据支持。
逐步推行药品零差价制度,是解决用药难、看病贵的重要方面。以社区为例,结合十七大确定的改革原则,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医药分开,取消社区卫生机构的门诊药房,把药品零售的任务交给社区药店。尤其是政府新办社区医疗机构,不应再浪费有限的财政资金开设门诊药房。既然零差价制度下社区中心卖药没有收益,不建药房不卖药,社区中心应该也不会反对。商务部于今年5月发布《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出“社区医院处方外配”的新思路,有利于零售药店的发展,促进医药分开。
路径三:合理降低药价
自今年3月后,发改委年内第2次对药品调价,这也是近年来的近30次调价。其中涉及36个品种、96个剂型的单独定价药品,这些药品主要由外资公司和合资公司生产,因此有业内评价称这是在逐渐取消外资药在价格上的特殊待遇。
从某个角度讲,外资单独定价药相比内资企业生产的药品,除品牌优势外,还有价格优势。有了这个优势,他们可以用更多的投入做学术,搞推广,给代理商相对较大的利润空间,代理商的销售自然也更给力。现在,外资单独定价的药品开始降价了,内资企业应主动出击,争取代理商和医生的配合,逐渐扩大高端用户人群。
据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价格调整,对日费用高的药品加大降价力度,对日费用低的药品少降价或不降价。有专家表示,过去国家药品价格调整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心血管、抗感染、消化系统、中药、抗肿瘤和精神类用药,而这几大类药物占了医院用药金额超过60%的份额,因此在新一轮价格调控中仍将是重点。也有分析机构预测,发改委将继续公布其他种类药物的新参考价。近期央视对部分高利润药的曝光,相信也会促使调价工作再深入。
路径四:升级供应链效率
减少流通环节,不断降低流通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是新医改不可回避的新课题。
药品供应链体系不应是孤立的,医药商业库房应同时与生产企业、终端医院药房的内部流通管理紧密结合,才能成就供应链体系的完整性。
药品供应链如何建设才能有效到达终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最近向业界呼吁,应深度整合生产企业与配送商和医院物流资源,建立医院对外部供应商的标准接口,最大限度地减少终端与供应商之间的事务性工作成本。医药市场格局的不断变化使得医院物流复杂化,供应商、生产商繁多令医院在用药品规统一标准上耗费巨大。供应商如能实现将药品直接供应到医院,对解决“看病贵、看病难”也会有所帮助。
路径五:推广临床路径管理
卫生部近期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截止今年8月底,卫生部颁布了包括乳腺良性肿瘤等普通外科、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大血管外科、血液内科、眼科、消化内科共309种病症的临床路径;到年底,临床路径数量还会继续增加。2010年,全国有30个省(市、区)共计1383家医院的8292个临床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累计治疗病例36万余例。2011年,试点目标医院扩充至31个省(市、区)的1406家医院(含县级医院)。
临床路径被国内实践证明是一套有效的医院质量管理工具,推广和实施临床路径,不仅要提高医疗机构的诊疗效率,还要为医疗保险的单病种付费、诊断组预付制(DRGs)等打下基础,规定治疗必需的药物、检查项目和治疗手段。同时测算最高限价并向社会公示,减少大处方、大检查,降低医疗收费中用药的占比。从按项目收费到按病种付费机制的转变,将给医疗机构药品耗材的采购和使用机制带来变革性影响。实施临床路经管理,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也是解决“看病贵、看痛难”的一个极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