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康药业集团制药总厂
邓小平铜像落成典礼
出席庆典的领导为铜像揭幕
厂房车间
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对于悦康药业,却已完成了一个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蜕变,已由一张蓝图变成了一艘正在向广阔而美好的未来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药业航母。
2001年10月18日,随着第一锹土培向奠基石,悦康药业集团第一家药厂在北京亦庄动工兴建,从此拉开了悦康医药科工贸一体化的发展征程。如今,一个涵盖了新药研发、医药原料、制剂工业、药品流通销售和国际贸易的现代化医药企业集团已崭露头角。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披肝沥胆,十年呕心沥血,十年精诚团结。在掌舵人、悦康药业集团董事长于伟仕的带领下,悦康人快马加鞭,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令人惊叹的优异成绩。正所谓:回首望,十载春秋谱华章;看今朝,几度风雨更昂扬。
十年:蓝图变伟业
回顾悦康的发展历程,董事长于伟仕仿佛又回到当年:十年前,悦康还是一张白纸,我们开始在不足11亩的土地上描绘自己的发展蓝图。
2001年10月18日,从悦康药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第一家制药厂开始,悦康人视质量为生命,始终坚守“药品质量只有一百分,九十九分等于零!”的质量理念,从生产用原辅材料、半成品及最终产品整个生产全过程,悦康引进一流制药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完善GMP质量标准体系和SOP规范操作体系,建构了以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检查为中心的三大质保体系,从根本上保障了悦康产品的高质量。 2010年,经中国权威机构质量再评价认定,悦康产品的质量与进口原研厂家产品相比毫不逊色。
由于产品质量过硬、服务好、信誉高,自产品上市以来,悦康药业产销量年均以100%以上的速度递增。其中,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立卫克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产品销量位居全国前列。集团制药厂从2004年不足6000万元的销售额,到2010年实现产值达到16亿元,成为亦庄开发区纳税50强和纳税增长50强企业。2010年集团总营业收入达到30亿元。目前,悦康的优势品种为头孢粉针系列和消化系统用药,其中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多个头孢粉针产品销量居全国前列,公司的消化系统药品立卫克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11年7月获得欧盟GMP认证,并连续多年被卫生部《健康报》评为“百姓心目中的放心药”,现每月出厂量达2万件,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的需求就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2006年悦康启动北京悦康凯悦药厂建设;
2007年悦康集团药厂扩建工程悦康出口药品生产基地动工兴建;
2008年悦康上海金山制药厂开工兴建;
2009年收购广东省药物研究所制药厂并改制重建;
2011年重庆悦康凯德制药开工兴建。
制剂规模的不断扩大,使悦康对医药原料的需求急剧上升。为完善医药产业链,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2008年和2010年,悦康药业集团相继投入巨资在安徽建立了中药原料提取基地和7-ACA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生产基地。
目前,悦康已形成了以安徽原料产业基地为基础,以北京集团总部、上海、广州、重庆等品牌制剂基地为核心,医药类别齐全,产业连通的发展格局。
在2011年工信部最新行业排名中,悦康位列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第86位,中国制药工业研发十强企业; 2008、2010年度两度入选美国《福布斯》杂志“中国潜力企业”榜;2010年列为中关村“十百千”工程百亿元级重点培育企业和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规模企业。
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悦康从未忘记过履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集团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赠价值500万元的急救药品。4·14玉树地震发生后,集团再次向灾区紧急捐赠500万元急缺药品。截至目前,悦康已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达3000余万元。鉴于悦康在公益事业方面的突出贡献,公司被授予“中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奖”、“2009中国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孺子牛奖”。
创新:不竭的动力
制药业是典型的高投入、高智力的高新技术行业。于伟仕深知,未来中国制药工业和制药企业的发展,创新将是必由之路,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优质核心产品,必须重视研发和创新。”
2001年,集团成立伊始,在于伟仕的亲自带领下,集团下属研发机构北京思普润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成为以新药研发和技术转让为核心的高新医药科技企业,配备了药物制剂、分析、合成、中药和生化研究及中试所需的全套设备,并且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过硬的技术能力,良好的实验设施,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公司还建立了由信息调研、技术调研和市场调研组成的系统研发体系,成立立项小组、技术创新小组,进行技术创新合新药的选题立项。公司现有一流的试验设备仪器近百台,专业化高素质研发队伍40人,配备多名资深的专家顾问和技术指导,定期组织专人专项培训。
与此同时,该公司与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等国内数十家知名药品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进行包括创新药在内的一系列新药研究。
悦康以仿制药起家,继而走仿创结合,并最终实现自主创新。经过十年的发展和积淀,悦康逐步建立了以服务企业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公司通过整合内部外部研发资源,相继组建了悦康药业集团(北京)药物研究院、悦康药业集团技术中心和悦康抗生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药物研究院和技术中心被北京市科委和市经信委认定为北京市级研发机构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近年来,悦康保持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在头孢类制剂工程技术、包合物制备技术、固体分散体制备技术、微囊化技术、乳剂化技术、缓释技术和速释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目前,公司有多个一类新药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未来将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2010年,北京市在促进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分别推出两项重大举措,即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十百千”工程,以及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简称G20工程)。悦康作为首批入选企业,成为“十百千”工程百亿元级重点培育企业和G20规模企业。2011年初,又获得北京市颁发的“G20工程2010年度最具贡献度高成长企业”称号。
“合和文化”:传递和谐与爱心
在悦康集团,“合和文化”为企业灵魂,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
于伟仕表示,悦康集团之所以取得今日成就,加强企业自身文化建设是关键一环。倡导“合和文化”,所谓“合”,在企业内部,指的是员工间的互相合作;在企业外部,指的是悦康药业与供货商和经销商之间的合作:所谓“和”,即全力构建悦康集团的和谐生产经营环境。于伟仕认为,企业的“合和文化”搞好了,就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奉献。企业内部融合了,大家目标一致了,内耗消除了,企业便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真诚交流,外部联合了,使悦康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客户之间建立起了战略同盟,不同主体在同一条产业链上方向一致,利益趋同,实现了共赢。
悦康集团员工告诉笔者,悦康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命运和悦康紧密相连。在悦康,全体员工,一律打破大锅饭,在确保岗位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多劳多得,生产能手的收入甚至超过企业高管。员工一日三餐,悦康免费提供,不仅要让员工吃好,还要讲究卫生、营养配餐和口味。上夜班的员工,还要吃好夜宵。在京没有住房的员工,悦康一律安排员工宿舍,免费入住。集团还将创建“悦康家园”,为职工建商品房,由集团补贴,以最优惠的价格供职工居住,并在居住社区提供文化教育、医疗和商业等各项配套服务。悦康员工解除了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之中。
悦康的众多供应商和销售商告诉记者,和悦康合作多年,悦康讲感情,讲诚信,但一切以保证质量为前提,与悦康合作很简单,悦康从不拖欠货款,不需要请客送礼,大家只需要做好自己该做的,把精力花在刀刃上,才能让大家实现利益共赢。
与此同时,在“合和”理念下,悦康集团多次被权威部门评为“中国制造业技术领先企业”、“质量、服务、信誉AAA级品牌企业”、“北京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等荣誉称号。“悦康索达欣、悦康力隆、悦康他宁”等品牌的“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纳”药品,被评为“中国市场质量创优产品”。
国际化:驶向更广阔的市场
悦康从建厂之初便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从最初的技术引进,到国外代工,产品出口,国际认证,以及技术管理的输出,悦康的国际化步伐走得稳健而扎实。
截至2010年底,公司有近70个品规的药品出口到俄罗斯、中东、东南亚、拉美、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药品出口额达500万美元。以其优良品质和合理价位赢得了海内外贸易商和代理商的一致好评。
2011年7月8日,悦康的固体片剂、胶囊剂生产线一次性通过欧盟GMP认证现场考核,这不仅标志着悦康在药品生产管理体系上实现与国际接轨,同时公司产品获得了进入国际欧美主流市场的通行证。
目前,悦康正加紧国际标准生产线的建设, 2011年8月18悦康在京启动了集团四期工程即化药国际化产业园项目建设。该项目占地96314.5平方米,总投资8.5亿元,将按欧盟和美国FDA标准建设国际首仿药品生产基地及相关药物研发和技术中心。项目建成后,预计药品年产值约30亿~50亿元,年出口创汇约1亿美元。从而推进了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了国际化步伐的进程,为新区和北京市的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风正好扬帆
面对当前国内医药变局,悦康以更加成熟、自信的姿态,积极稳妥地地进行产品转型和结构调整。公司将定位3个目标市场,一是新药,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药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第二,普药,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标准,申请国际认证,扩大规模,做通产业链;第三,OTC和非药产品,策划产品整体营销方案,拉动终端销售。
同时,公司将加快北京总部悦康化药国际化产业园项目和大兴生物医药基地悦康集团医药产业集群项目的规划建设,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一个全球化制药企业的新星将从这里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