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关于中国经济市场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0-05-24  |  浏览次数:87359

       一、关于经济市场化的概念与内涵

       经济市场化的基本内涵应该由三个层次构成。在最低层面体现为经济的自由化(产品与要素的市场化)与个人经济生活的权利的不断扩张,中间层面体现为市场制度的规范化、政府与市场分权的规范化、市场环境的法治化,最高层面体现为市场的文明化,即培育出能够适应、规范和推动市场化的伦理与精神。

       二、关于中国经济市场化利弊的误解与正解

对于经济市场化的利弊,目前有两种完全相反的判断,一种认为经济市场化造成了两极分化、腐败、国有资产流失、下岗失业、唯利是图,甚至有资本主义复辟、****政权变色的危险,没有什么好处,应该倒回计划经济或至少加强行政干预手段;另一种则认为,虽然在表面上看,我们的市场化进展很快,但实际上目前的市场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权贵资本主义”式或“权贵****”式的伪市场化与反市场化,真正的市场化必须是产权明晰的、法治的、政府不再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的、确保人人平等参与的市场化,目前中国出现的社会经济问题不是真正的市场化所带来的,而是伪市场化和反市场化所造成的,应当进行真正的市场化。

       实际上,所谓社会公平问题,某些严重的腐败问题不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恰恰是改革不到位的结果。很多社会问题的产生与社会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相关。腐败问题也同干部制度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不到位有着直接的联系。医疗、教育等领域所进行的“产业化”“改革”严格说来不属于真正的市场化改革,一些政府官员和私人老板私下谈判,私相授受,那是“官场化”不是市场化。是不是市场化,核心是看服务或产品的价格是由市场还是政府有关部门决定。市场竞争关系确定的价格才是市场化,由政府定价那是管制。价格由低变高不一定就是市场化,向消费者收费多了、一切向钱看更不是市场化。教育的高收费、房价的飙升、医院的黑洞、社保基金的侵占等,这些都侵害了民众的切身利益。这些民众的切身利益之所以被侵害,就是在于少数人利用转轨制度的缺陷滥用公权力,甚至于把公权力变成其谋利之工具。因此,如何来完善相关制度,如何对这些公权力进行严格约束是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的关键。而要约束公权力对民众利益的侵害,就得更高程度地市场化,就得通过市场的方式来配置整个社会的资源。没有市场化,民众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更是不可解决。

  在目前行政权力还没有完全淡出资本市场及市场主导下的资源配置模式的情况下,社会资源在进行再分配的过程中,必然要出现行政权力与市场的会合,而一旦这种会合缺少任何法律性的有效监督和规范,就必然出现权力寻租,因此而产生腐败现象。中国种种经济腐败和政治腐败的产生,从根本上讲,就是权力与资本的合谋而形成的。沿海地区的城市化运动,是以损害郊区居民及周边农民群体的土地利益为代价的;证券市场的运作,是以损害中小股民的利益为代价的;教育的产业化运动,是以损害大部分贫困学生的根本利益为代价的;中航油的新加坡破产,是以损害中小企业主的利益为代价的。

  我国贫富差别扩大的根源也不在经济市场化,而在传统体制对固有的不平等的维护,这种维护造成在市场化条件下被不断扯大。不可讳言贫富差别的存在,但要看这种差别是否是机会均等、民主参与前提下公平发展的结果。整体看来,改革至今,中国的社会平等程度不是大大降低了而是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虽然一定程度的结果平等仍是需要的,但平等的真正要义在于社会成员之基本权利的平等及在此基础上的机会的平等。相比之下,在旧体制下,我们是以户籍制度、城市“商品粮”及副食品配售制度、城市就业福利保障制度等等构筑成坚硬森严的体制壁垒来隔绝城乡,强制固化农民在权利上与城镇居民的身份不平等,随之而来的则是全面的机会不平等和结果不平等。旧体制下还有数千万有所谓“成份”、“出身”问题的人们注定要一代接一代地在一切方面遭受歧视、排斥,直至种种非人的凌辱和迫害。旧体制不仅从制度上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平等。更可悲可怜的是,一切不幸的人们根本发不出任何声音,不能表达丝毫不满,而那些幸运的人们则在“政治正确”的要求下将这种不平等视为当然,以至心安理得。完全是由于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如此严重的制度化的社会不平等才被一步步打破。首先是、根本是在基本权利方面一步步促进了人的解放。从农民进城做工到民众自主创业,在人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上,一道道束缚解除了,一个个禁区打开了,社会在日益多元的同时更加趋向于自主、开放与流动。

  无须讳言目前中国面临着许多突出的社会问题。但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更加深入地推进法治规范下的经济市场化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社会的民主化,以形成充分保障民众基本权利的完善的制度条件。建立在法治、民主参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社会保障体制健全基础上的的市场经济有助于实现机会公平和人的解放与自由,既有利于效率提高,也有利于收入平等的实现。如果不是去推进我国的法治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而是让少数人凭借行政权力进行寻租活动,甚至靠鲸吞国有资产和掠夺大众而暴富,效率和平等的状况都会恶化。我们应当通过市场取向的制度设计,进一步铲除寻租的土壤,既推进平等,又促进效率的提高。坚持****制度并不是要坚持传统的****制度,我们要坚持的是与时俱进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开发制度。

     三、经济市场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其一,理想的计划模型遭受现实的实际限制。其二,历史宣判计划经济的失败。其三,实践证明市场经济的成功。其四,****的本质要求。其五,制度变迁的内在要求。

       四、如何推进经济市场化?

经济市场化,最根本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包括体制环境与伦理环境。二者相互支持,缺一不可。有体制无伦理,体制将被虚化、空洞化,有伦理无体制,则伦理将发生变异、变质。体制要有法治刚性,才有伦理建构力;伦理要有经济理性,才有体制支持力。具体如下:

  其一,建设明晰的产权制度与独立的企业制度。其二,政府不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事物,主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其三,健全要素市场,打通城乡隔阂,统一全国市场,进而联接国际市场。其四,切实实行法治,立法司法独立,培育全社会法治精神。其五,培育市场伦理,特别是社会信用,提升市场精神,构建市场文明。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