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少企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企业,因此,即使成功地在海外上市,也并不代表有足够的能力吸引海外投资者的长期关注,必须慎之又慎。
海外上市的热潮之后,是中国企业的海外集体退市。据悉,截至6月16日,2011年以来被停牌的中国概念股(含医药股)共12只,他们是中国生物、江波制药、东南融通、万德汽车、西安宝润、多元水务、瑞达电源、旅程天下、普大煤业、数百亿、纳伟仕、盛世巨龙等。
作为企业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企业融资是以资产、权益和预期收益为基础,筹集项目建设、营运及业务拓展所需资金的行为过程。是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未来经营与发展策略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
企业融资方式从来源上可以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内部融资依靠企业内部产生的现金流量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投资活动的新增资金的需求。外部融资是指从企业外部获得资金,具体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从企业融资层面来讲,发展就是融资、发展、再融资、再发展的过程。
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进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融资来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已越来越普遍,选择上市甚至是海外上市,即是其中一种时髦的路径。
药企上市不赶时髦
在国内,多数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是:将发行股票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其次考虑债务融资,最后是内部融资。这种融资顺序易造成的负面影响是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财务杠杆作用弱化,助推股权融资偏好。对于中国药企而言,需要慎重考虑海外上市的地点和具体操作方式,因为海外上市多选择的是非主流的“创业式板块”,存在的风险也很明显。
首先,海外的非主板市场虽然上市相对容易,但整体融资规模较小,企业筹集的发展资金未必大于国内主流资本市场,如果没有很强的运营能力,这样的融资方式很难实现利益最大化。其次,由于我国药企的产品以仿制品种为主,利润水平不高,很难满足海外投资者的要求,长期吸引投资者的关注是个挑战;再次,上市是企业经营的一种方式,若股票在资本市场操作得当,完全可以成为赢利工具,但由于海外上市可能导致融资市场与企业的决策中心相分离,因此股价只能接受市场的检验,这也带来了很多未知的风险。
对于中国药企而言,尤其是以生产经销中药为主的企业,其进军国际化的道路实则不易。现实情况是,本土医药企业在海外上市的总体表现还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企业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企业,在产品研发、专利保护、模式创新、公司治理等方面与外资企业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本土药企国即使成功地在海外上市,也并不代表有足够的能力吸引海外投资者的长期关注。若要选择海外上市,必须慎之又慎。
华为式稳健发展
能够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必然在运营上有其独到之处,但是,没有上市的企业,并不能说明其运营状况不佳。相反,世界上有一些知名的大公司,从来就没有进入资本市场,仍位居世界500强。
没有进入资本市场并不代表没有采用融资战略进行扩张,很多知名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推行过内部融资的发展战略。比如华为,尽管实力强大,名气远扬,但多年以来,华为一直坚定地推行内部融资战略,值得本土药企借鉴。
华为的内部股制度对吸引人才的作用显而易见。华为内部有种“1+1+1”的说法,即员工的收入中,工资、奖金、股票分红的收入比例是相当的。其中,股票是当员工进入公司一年以后,依据员工的职位、季度绩效、任职资格状况等因素进行派发。一般是用员工的年度奖金来购买,如果新员工的年度奖金还不够派发的股票额,公司会贷款给员工,而员工一般也乐意接受这种贷款,因为分红的比例多年以来一直能保持在较高位。对于一个刚工作两年、本科毕业的技术或市场人员,往往可以派发8万股左右,这种股票随着职位的上升指数也会上升。对于一个总监级的员工来说(约占公司人数的2%),拥有300万公司内部股票是很正常的。所以对华为的一些员工而言,工资只是零花钱,分红才是大头。
随着企业的发展,华为开始实行期权改革,即新员工不再派发长期不变1元一股的股票,而老员工的股票也逐渐转化为期股,即所谓的“虚拟受限股”。期权的获得是不需要购买的,只要工作满1年的员工都可以获得相应数量。华为规定,根据公司的评价体系,员工可以获得一定额度的期权,期权的行使期限为4年,每年可兑现1/4,价格是最新的每股净资产价格。即假设某人在前1年获得100万股,当年股价为1元/每股,接下来的1年,此员工逐年可选择兑现差价、以1元/每股的价格购买股票、留滞以后兑现、放弃等4种方式行使期权。
知名企业的内部融资方式值得广大医药企业学习参考,因为对于大多数中小药企而言,稳健发展最安全,也最重要。内部融资的优势在于:成本相对较低,风险较小,使用灵活自主。以内部融资为主要融资方式的企业,可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
回归国内适度扩张
对中国企业来说,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能够得到的利益显而易见。比如,彻底打破资金瓶颈,获得持续稳定的融资渠道;大幅度提高企业形象,获得供应商、销售商和其他合作伙伴的刮目相看;同时,海外资本市场有助于国内企业开拓全球市场,寻找国际合作伙伴,在更高的层次上开拓国际业务等等。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而言,海外上市更大的好处还在于,国际上认可的上市公司规范的财务制度,经过国际会计师审计认可的财务报表,能确保企业获得发展所需资本,股东获得资本的退出以及高额的投资回报途径,这些都能为民企的管理层创造巨额财富。
但现实情况是,本土医药行业与欧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相比,在科研、生产、销售模式、物流服务与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差距不小,这些差距不是单纯通过资本方式就能迅速解决的。同济堂先海外上市募集资金再转攻国内市场的战略,是有些无奈的选择,但也是多方面考量后的最好抉择。
与同济堂进入海外市场以求做大做强的选择不同,国内另一家老字号北京同仁堂的国际化扩张战略,选择的是直接进入海外医药流通市场,通过直接在海外开设多家医药零售门店的方式,参与国外医药零售竞争。当然,由于海外市场对中药产品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可标准,因此如何使海外零售市场广泛接受中药产品,是同仁堂的海外团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小结<<<
对任何企业而言,上市融资的直接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如果股票表现长期不佳,或价值被严重低估,那么资本市场作为企业融资渠道的功能就无法很好地展现,企业的运营也易受外界诟病。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反而无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一定要结合企业的现实特点,量力而行,切不可“登堂莫及,闻风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