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断飙升的中药材价格不仅给中药行业带来了严重冲击,而且让病患“望药兴叹”,已经波及到中医诊疗工作的正常进行,长此下去将对中医药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此,业界专家认为,国家应尽快建立野生资源濒危预警机制,加强对中药材新品种的培育及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替代品研究;同时,通过建立中药材收储制度,搭建产业信息化平台来指导生产,调控市场,促进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价格高企,病患“望药兴叹”
据中国中药协会从全国300多个站点收集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与去年同期相比,所监测的537种中药材中,有371个品种价格上涨,占总量的69%。其中涨幅超过100%的品种有47个,涨幅超过300%的品种有8个。更有甚者,太子参、白前、土龙骨、五加皮等涨幅均超过400%。
在此次涨价榜上,党参、黄芪、麦冬、金银花等都属于用途广泛、用量大的药材。拿金银花来说,短短一年之间从几十元一斤涨到现在的两三百元一斤,被人形象地称为“发烧的金银花”。而成倍增长的中药价格,更让病患“望药兴叹”,直呼看不起病。
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一直是人们养生保健、调理治病的首选。但近年来持续上涨的价格,让不少人体会到“药你命”的威力。以前一副中药几元钱,后来十几元,现在动则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以前几毛钱一盒(瓶)的中成药,现在便宜的也是几元钱,多者高达数十元、数百元,高昂的价格让人实在难以接受。
平抑价格,收储制度作用大
为遏制不断上涨的中药材价格,最近,业界人士纷纷建言献策。专家指出,除了加强市场监管,打击游资炒作外,国家有必要建立大宗中药材储备制度,当中药材价格因为气候或者游资囤货等原因上涨时,政府可以及时将这些储备投放市场,以平抑价格,从而使市场回归理性。
中药材亟待建立信息预警与收储制度
发布日期:2011-07-01 | 浏览次数:5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