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盟拒中成药于门外,再次凸显了中医药国际化之路的艰难。据了解,虽然已经传播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除针灸外,中医药尚未进入国际主流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中药也未能以药品形式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业内人士指出,中医药走向世界首先应充分弘扬文化属性,纳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推广的大系统中,逐渐推进国外民众对中医药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认同。
文化差异造成海外受阻
目前,针灸已在大多数国家取得了合法地位,在新加坡、越南、泰国、阿联酋、南非以及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等,中医也以政府立法形式得到承认;丹参滴丸、扶正化瘀片等中药,在美国进入了二期临床试验。海外中医医疗(针灸)机构已达5万多家,针灸师超过20万人,注册中医师超过2万名。
虽然国际市场规模正在扩大,但中医药在海外基本上还属于“替代医疗”的范畴,不能与西医药平起平坐,更难进入当地的医疗保险。上海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张怀琼说,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医药还未获得合法身份,行医用药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
海外推广受阻,除了药品注册门槛极高等原因 (如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三期临床试验,大约需5—8年的时间,花费5亿美元—6亿美元),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当地民众缺乏认同感,更是其中的关键。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上海市人大代表谢建群教授说,中医药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与西方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有很大的差异,且中医理论表达方式古朴深奥,国际社会理解的难度很大。
就药物而言,西药多是单一的化合物,成分功能明确;而中药多是复方,多味药材“君臣佐使”,很难讲清楚到底是哪一种化学物质在发挥作用。中医用药讲究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因时节、环境不同灵活调整,也不像西药单一靶点,可以十几年一成不变地在多个人身上使用。“如果不认同中医药所依托的天人合一理念和整体观,自然会对中医药疑虑重重。”
《大宅门》东南亚掀起中医热
解铃还需系铃人。专家表示,文化差异既是中医推广的瓶颈,也是最大的契机。要让更多海外民众接受中医中药,须从文化传播做起,“中医药国际化,文化认同是根本”。
专家坦言,中医在现代科技含量方面与西医相比不具备优势,优势在于文化特色。过去外国人来中国都要看长城,后来看京剧,而现在一些访问团体开始看中医,把中医当成中国文化来看待。前几年,电视剧《大宅门》在东南亚热播,随即在当地形成了一股中医热。专家指出,影视文化具有通俗性和大众性,中国功夫正是通过李小龙、成龙的电影而成为中国文化符号,中医药也应充分借用这一载体,扩大全球影响力。此外,海外孔子学院是一个绝佳平台,语言教育与中医药知识可互相造势,使海外民众逐渐了解中国独特的自然观、认识论与方法论,进而理解中西医学的差异,信任中医药。
去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一本《中医药让我们更健康迎世博健康手册》的英文版小手册,让许多外国游客爱不释手,中医数字化四诊仪也成为最受欢迎的展项之一。张怀琼说,文化战略也许短期内看不到明显效果,但长远效应深远而重大,只有文化先行,才能为中医药国际市场的开拓奠定良好基础。
制定标准掌握国际主导权
文化传播是润物无声的长期过程。专家强调,推进中医药国际化不能有浮躁心态,冀望“毕其功于一役”;另一方面也不能“坐等”,幻想我国综合国力和文化影响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中医药自然而然就走向世界了。
“中医药国际化的过程同时是现代化的过程。”谢建群说,不能因为中医药是传统文化优秀遗产就抱残守缺,而应以国际化为自身更新的契机,加快做好中药的机理、不良反应、毒理、临床疗效等方面的现代医学研究,去伪存真,融入新知。当前尤为紧迫的是制定统一的国际标准,严格把关中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实现质量控制。
中医药标准应当“以我为主”。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主任沈远东教授说,在传统医学和天然药物越来越热门的今天,一些国家通过各种形式争取对针灸、中药、基础术语等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甚至“非中国化”、“去中国化”。中国理应掌握中医药标准根本的话语权。去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正式落户上海,标志着我国开始把握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