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0日起,未经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注册的植物药将不得在欧盟境内销售和使用,这就意味着中药将在欧盟退市。中药如何才能够走出国门,如何才能真正造福全人类?中国医药企业难道只能低三下四的去求别人施舍?
中医药国际化,逆势飞扬&乘势而上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这是又一次的心理上的打击,优秀的产品无法让忠诚消费者使用,优质的产品无法在市场上销售,这样的不公平让多年做着国际化梦想的企业遭遇当头棒喝。多年的委曲求全,只想换一张可以通行的“绿卡”,甘愿寄“植物药”篱下,太子给太监当下人,大言不惭的讲“我的地盘我做主”,规矩就是给你定的,不听话,“代表月亮消灭你”。
扶正固本,天人合一
中医的精髓在于其几千年的经验积累与以人为本的治疗方法,西医治病,中医治人,可以骄傲的说只有中医是重视人,把人当成人的治疗方法,是一种真正实现把人与自然有机结合的治疗手段,其主要的理论扶正固本为不同种族的医学专家所认可并传承,以人为中心,让人受到人的尊重是根本,中药历来是中医的武器,高明的医生可以随手将身边的药材变成治疗疾病的药物,而且都可以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作为如此神秘的中药,如今自降身价去国外讨饭吃,不能不另有着爱国心的医者们痛心疾首,而中药真正想发展,必须要做到的就是先从自身入手,先扶正自己的根,固好自己的本,实现中医中天人合一的境界。
首先,强壮医者队伍。从神农到李时珍,从伯岐到施今墨,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大师们为民族医药事业贡献着联盟的才智,然而,一些民间的神医变什么少之又少,另一些如张悟本、刘逢军之流的人乘虚而入,用一个绿豆使自己成为受观注的大师,究其根本还在于中医世家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中医大家没有用武之地,大学宁愿开中西医结合的专业也不愿意单独为中医开设一门学科,人们在市级综合医院排队,也不愿意到省一级的中医院去挂号,医生宁愿开西药也不愿意去为病人介绍中药,其实不是医生不愿意开,是他们开不了,因为没有那个资格,没有那个阅历,还不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有利于自己的名声,没有中医药的氛围,也就形成不了中医药的大势,中科院某位院士,许多人去找他看病,性格怪异的他只提出一个条件,先把所有的西药都停了,再来找我,这样的人太少了,也许他的性格太过偏激,但是这源于他对中华中医药的热爱,对民族传承的责任心,试想一下如果整个社会都在中医中药上努力,营造一个人才辈出的社会氛围,那么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地位恐怕远比如今要高的多。
其次,借助民族传承的力量。中医药界津津乐道的是毛泽东的针炙外交,让整个世界都认识到了针炙,并且将其推广到每一个有人的角落,这是外交的胜利,更是民族传承的胜利,一根根银针成为一种文化与政治的载体,中医药作为中华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中医中医学人类学中最直观的体现,中药是医学人类学最有效的载体,是实现天人合一独一无二的承载者,这种承载只有中华民族的先祖能够做到,并不是所有的小聪明能够理解的,翻一翻浩如烟海的中国医案,记载着一个又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历史,所以有人说中医药是医学哲学,是人类哲学一点也不为过,甚至还远远没有概括出中医药对人类的贡献,而这种力量在企业的经营中却没有被重视,甚至直接忽略,欧盟要求提供30年的使用资料,殊不知在他们的祖先还没有进化完全的时候,东方文明的缔造者们已经在使用中医药治病救人了,这种力量一种情感,如果每一个华人都以中医药为荣,那么中医药的市场将十倍百倍的扩大。
再次,创造医者仁心的环境。作为医务工作者,不但要学习白求恩精神,更要学习中国医学先辈们不懈努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因为中医药不仅仅是一部《神农本草经》,一部《本草纲目》,在美丽富饶的国土上,在滋养了东方文明的山山水水间,仍然蕴藏着巨大的宝藏,中国人没有吃老本的习惯,更应该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将中医药的发展推向更高、更快、更强的巅峰,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与西医相比之下,其固然有值得我们借签的地方,但是切不可对西药的所有标准实行“拿来主义”,东方人和西方人体质不同,生活环境不同,中医与西医更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医者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与精神,以医者的道德与良心去经营中医药,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看到一个崭新的中医药面貌,望闻问切可以超越一切精密的仪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所有的西药所无法解决的,这种神奇必将继续,而这个继续的责任在于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为什么我们的医学工作者们要放下中医的“职称”去做一个下医呢?
守住家门,走出国门
走不出国门就不是中华国粹?不能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只有走出了国门才能代表有水平,有实力,有影响,有追求,而这种“四有”带来的又是什么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代沟的存在,当某些标准的制定者还有生命进化的阶段时,神农已经开始尝遍百草,这种代沟不仅是久远的,而且是需要时间去改变的,西药不能以和平演变的方式去将中药变成他们的附庸,所以只能采取强硬的态度去压制,去排挤,只能是一种变态的营销行为,中药作为国粹,应该以贵族的身份出现,而不是如那些化学合成品一样,中药是救治他们身心和灵魂的,而不是来讨饭的。而要想达到这样的结果,只有先守住家门,先扫好自己的住所,再扫天下。
扁鹊、华陀、张仲景、喜来乐,一个又一个神医,然而现在中药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远远在落后于某些西药,一方面是利益的关系,另外也存在着中医药企业的营销方式的不足,正是这种利益的驱使,中药西治等“新”观念被不断的升级提出,而正是这种思想,让中药营销陷入了与西药混战的格局,当然更有一些利欲熏心者的助纣为虐,置道德与良知于不顾,为了自己的利益给病人开出大把的西药,从医药中接过厚厚的红包。而中药想在这种局面下提升销量,压力将是非常之大,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药的营销将是一种高水平的营销,将是一种与文化结合的人文营销模式,是一种突破了利益与私欲的营销。
守住家门是中医的发展基础,在此经济、文化、物质基础上建立起的中医药航母才真正可以启航,可以让世人瞩目,所有的规矩在真理面前都将是一种光泡沫,变的不堪一击。
要征服世界,先要让自己成为豺狼
中医药走出国门,应该有自己的走法,当韩信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因为这个世界承认的是强大,市场承认的是第一,只有成为第一,才可能笑傲江湖,才可以饮马长江,有着贵族血统的中医药,想在世界市场上划土封疆,必须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在日益强大的大国影响下,中医药也必须进化自己的基因,用自己的市场运作方式去成为一方领袖,进而领航医药产业。文化的认同是运作市场的前提,没有文化的认同,市场的运作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中华医学与儒学、道学三者合一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构架,中药之所以为国外众多消费者所喜爱,不但是因为中药的神奇效果,更是因为中药的副作用远远小于其他治疗性药物,在对生活质量普遍要求较高的今天,这种需求已经不是去除病痛那么简单,而是更深层次的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然而这种深层次的需求毕竟还是处于一种隐性阶段。
u借势飞扬,豺狼也需要武装
借千年文明古国与传统文化大势。整个世界都在学习中国,都在学习中国国学,从遍布世界各地的国学院可见一斑,所有爱好和平与向往优秀文明的国家都在中华国学上得到了更多的帮助与提升,这些国家的市场也许不如整个欧盟大,但是毕竟他们代表着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意见,在关键的时候他们的意见是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的,而且在整个地球变成一个地球村的时候,这种影响将是更加深远的,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国家为了谋求更快的发展,他们向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他们更愿意与先进文化的载体接触交流,将中华文明向其他区域的传播过程中,作为其中一分子的中医将成为重要的代表之一,国内想国际化的企业应该下大力气研究这种机遇带来的中医药市场的机会,而不是挤破脑袋去排队,费力花钱不讨好。
借中国崛起大势。
没有任何一个国度有如此迅速的崛起速度,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如此众志成城,某些组织也是因为这种狭隘的心理,设置了重重的障碍,这种障碍的设置将会变成扼杀人类先进文明的屠刀,因为他们在这方面有着“优秀”的传统,被烧死的远远不止哥白尼一个,但是任何外来势力与组织都阻止不了东方大国的崛起,一个东方巨人将会带给人类更多科学的、先进的、仁慈的物质与精神,而中医药将为这些中的一个。
借世界和平大势。
任何爱好和平的人都不愿意看到对整个人类的进步有着巨大贡献的元素消失,更不愿意看到他们被扼杀,被所谓的打着“现代文明”旗号,行“男盗女娼”之实的一小撮分子所利用,他们追求真理,他们向往幸福,而健康作为一个重要的幸福指数已经成为人类所异常重视的指标,没有人愿意去以明天的健康换取今天的舒适,更没有人愿意以牺牲整个人类的代价换取自己的暂时的幸福,这种标准不是哪个组织,哪个人就可以制定的,公道自有人心,有着巨大需求市场的中医药将在这种环境下借得东风,为人类的健康不遗余力。
借人类生存大势。
灾难一次又一次的提醒人们生命的渺小,生存的可贵,人类是需要生存的,更需要有尊严、有意义的生存,他们不愿意去破坏生存的环境,不愿意去为了某些局部利益导致全局的灾难隐患,而人类健康生存的实现,离不开中医药这种健康、绿色、环保的治疗方式,选择中药的人将会越来越多,选择的速度也将会越来越快,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残缺的生存。
国际的大气候与东方文明的氛围注定,这种大势将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造福人类的巨大助力,为中医药的明天助力。
uu壁垒是留给自己的砝码
中医是有壁垒的,但是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后,这种壁垒突然消失了,原因在于哪?在于运作人将中药降低了身价,混同于植物药,自己把自己连贬三级,忘记了365味中药中还有矿物药,还有动物药,而植物药只不过是中药中的一个小类而已,正是这种自降身价将中药所有的壁垒都自行拆除,只能按照别人制定的规矩出牌,而中药真正要实现国际化的目标,只能是在建立起自己的壁垒,并且将原有的壁垒稳固住,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建立壁垒,才可以将行业话语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控制市场主动权,只有学制了主动才可以在市场拓展的道路上呼风唤雨,过关斩将,对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和组织,建立壁垒则可以有效的将人为设置的不合理规则屏蔽,将所谓的规则置于规则之外。
构建技术壁垒。中医药的神奇在于其本身的配伍与治疗机理的特殊,而不同的便是这种中药的制作技术与方法,同样的几味药的配伍,因为火的大小不同,更因为所用的木柴的不同,同样的方剂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而这种技术的要求又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够做得到的,国内企业联姻时,往往有一些技术企业便是将配制好的膏方直接运输到企业,加工企业只需要完成最后一道工序,至于其中的配比除了配方所有人之外没有任何人能够知道,而这种方法在走出国门的时候就表现的特别大气,导致大师的技术外流,“洋中药”的出现应该拜此所赐。
构建原料壁垒。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方的药材在北方的生长环境中有效成份就会减少,而所谓的一些专家给出的走出国门的建议是在当地种植,我们不知道这样种植出来的药材是否还能够称之为药材,还是应该称这混血药材?尽管中国地大物博,但是这算是全种上中药,也不够全世界的人用的,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讲中药毕竟是一种紧俏资源,如西方的葡萄酒凭什么在国内卖的价格那么高,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葡萄的产地,至于在中国烟台的产地,不过是他们的一种推广策略而已,而中药不存在运输问题,为什么不在原料上建立起自己的壁垒呢?
构建品牌壁垒。自己营销在中国发展起来,品牌意识论便在营销企业中被普遍提及,但是在建立品牌的过程中却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壁垒,国内知名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中出现的这样的案例已经不在少数,有的甚至直接对簿公堂,在商业律条前,中国企业已经损失的够多了,在走出国门的过程中如果不建立起自己的壁垒,将会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失,建立这样的壁垒将会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需要中国企业将内功练足。uu
也许是对中药的感情,让我们不能容忍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作为中国元素的中医药,同样更需要拥有这种荣光,做小三的日子不是我们的追求,我们要成为人类医药史上的NO.1,那么就让我们先做成一匹豺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