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年四月份,在召开全国药品交易会期间,药品零售业百强企业的动态也为业内关注:今年,在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努力转方式、调结构之时,百强连锁药店表现出突出的转型势头,在经营定位、经营品类、扩张模式等方面都值得关注。
毫无疑问,他们是中国药品零售业公认的“大象”,2010年销售额均在30亿元以上:海王星辰销售额34亿元,拥有直营店2990家;桐君阁销售额33.6亿元,拥有直营店1062家、加盟店6444家;国大药房销售额32.48亿元,拥有直营店1751家;大参林销售额30.6亿元,拥有直营店1000家……
作为业内翘楚和领跑者,“大象们”近期的一举一动分外引人关注:海王星辰的定位正悄悄转变,以往的“健康药房”变身为“社区居民基本生活一站式购物平台”,对应这一转型的是推出网上购药平台星辰商城及星辰健康网,经营品类增加了日常生活用品数千种;国大药房跑马圈地的势头不减,但在内部整合、强化管理等转型方面明显加大了力度,内涵式增长将是其转型之重点;广东大参林经营模式也全面转型,瞄准的是药品便利店、健与美店、旗舰店、参茸专卖店四大类目标消费人群……
药店第三轮转型
事实上,我国药品零售业已经走过了十年的探索转型之路。从单体药店到平价大卖场、药品超市业态出现,到后来的大健康、药妆店,再到现在热门的健康会馆、药诊店、医药零售综合体等等,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是某种意义上或大或小的转型。我国药店的发展道路,就是不断寻找转型之路。
最早的转型,零售药企关注通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经营范围等利润增长点,着重于提高效益增加利润;第二轮次的转型,是对药品零售经营模式、发展方向的集体式寻找,着重于通过多元化、专业化等提高零售药企的竞争力;现在正在经历的第三回合的转型则是新医改实施后零售药企的应激性反应,对抗的是不尽如人意的外部环境,在多元化屡屡受阻后专业化、市场细分重新进入业内的视野。
2011年“大象”在转身,最新的转型表现是“大象们”结合实际的个性化自发自觉行动,而不再是集体式的跟风。可以预料,转型之后的“大象们”将各走各路,我国药品零售业的春天或将真正到来。
“大象”承担更多使命
而从整个药品零售行业发展来看,笔者认为,转型是2011年“大象们”的共同选择与不约而同的行动。转型的压力,既来自于加快发展的自身要求,也来自于药品零售行业不断变化的环境以及激烈复杂的竞争态势。随着国家加大基层医疗的投入、基本药物零差率实施等新医改举措的深入,药店除了面对同行的激烈竞争,更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全方位围堵。
据有关调查,当前对药品零售行业整体经营环境表示基本满意的只占28%左右。以往年均20%以上增速的日子不再,要获得可持续的快速发展,转型是唯一的道路。
因此,对于医药零售行业来说,转型没有坦途。对“大象们”来说,转型是既定的战略性选择。在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努力转方式、调结构之时,中国药品零售业“大象们”的转身承担着更多的使命,不仅给业内以希望,更给中小药企、基层药店以思索与借鉴——“大象们”转型的经验与教训,将是全行业共同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