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吹响“冲刺号”后,担负着全国70%的发病率救治和9亿人医疗任务的县医院被重点强调,各省基层基本药物(下称基药)制度推进明显加速。除安徽、宁夏、江西、天津等地初步实现基层全覆盖后,重庆25日发文要求辖区内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必须全部配备和使用基药,库存非基药使用截止本月31日。同日,随着长兴县等最后一批4个县正式实施基药制度,浙江90个县完成基药全覆盖。山西也明定本月31日起,全省1467家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施基药制度。很明显,落实基层基药全覆盖已然成为2011年的重中之重。随着县医院改革的逐步推进,药企如何对接这一市场成为业内思考的命题。
基药迎春
“今年医改的‘指挥棒’落在县医院,我们有理由相信,县级市场必然会日渐成为基药销售的大终端。”辅仁药业董事长朱文臣和一直在第三终端耕耘的蜀中药业董事长安好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言语之间流露的满是信心。
他们的信心来自于近期国家接连给力的医改新政:根据《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主要工作安排》和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卫生部副部长张茅强调:“中央今年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在人口超过30万的县,基本建成一所二级以上医院,使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杂症的诊治90%以上能在县域内得到基本解决。今年要以县医院为突破口,以补偿机制为切入点,率先在医药分开上予以突破,进而推动公立医院治理机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改革。”
令产业界兴奋的是,随着相关措施的逐步出台,基层终端市场有望形成一个新的市场层级。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日前在中山大学举行的“2011年医药行业发展论坛”上,用一组坚挺的数据撑起了基层市场的“脊梁”,她分析指出:“2010年,全国县级医院6472家,其总诊疗人次达9.3亿,比2005年增长46.8%,年住院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病床使用率达到92.48%。上述数据表明,县医院在分级医疗方面的作用开始显现。作为市场结构中承上启下的支点,其背后所蕴藏的新市场机遇将进一步凸显。目前,农村人均用药水平仅为25元,而城市人均用药水平却高达1500元,在新农合以及支付改革的拉动下将会形成2225亿(元)的药品市场增量。”
记者对比分析各地的基药实施方案,亦足见基药市场成长的底气:河南省刚刚出台文件,要求全省县级医疗机构基药使用比例以销售额计算不得低于65%;四川等地也有类似规定。“这将会促成一个巨大的市场,中档药品在县医院应该有很大的增量。而且,基于生活方式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考虑,县级市场的重新定位或将对心血管、糖尿病等慢病市场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如是分析。
“县”路对接
县医院市场放量在即,如何进入这一市场层级成为了摆在产业面前的第一要务?采访中,多位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县医院身处药品终端第一梯队的末梢,又是基层医疗体系的龙头,以前容易被忽视,因为开发成本较高,产品组合不理想且缺乏中低端市场营销策略的企业只能望而却步。
盈天医药集团OTC事业部总经理杨泽曾到多处基层市场调研,发现有些基药产品尽管产品力较强,在大医院业绩良好,但由于产品单一,开发成本过高而放弃了县医院市场。他认为,有多个产品组合同时进入县医院市场将有一定优势。产品相对单一的企业只能以县医院为龙头,以辐射低端市场为核心,制定学术推广和品牌建设策略,只是不同区域经济的药品选择不一样。政策的导向和市场的变化向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提出了要求。
记者去年在广东、四川、重庆等地调研了解到,在基药制度实施前,县医院来自政府的财政投入仅占医院总收入的5%~10%,很多县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每年药品收入占县医院总收入的50%或以上。基药制度实施后,医院收入分配如何解决医生收入与药品销售问题将是一大难题。
更隐性的问题是,县医院用药直接辐射到乡镇和村一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按要求今后应统一实行政府招标价采购药品,保障基药使用的道路险阻又漫长。以前基层是自主采购药品,自会全力压低采购价,其零售价均低于现在的政府招标中标价。这种机制促使基层医疗机构有很强的动力与供应商谈判。但在基药制度下,没有采购权的基层动力尽失。
这些都不是药企愿意看到的。安好义认为,基药对接县级市场,政府投入是关键。面对量价抉择,企业适应县级医院配备和使用基药及实施零差率销售还需要有一个过渡时间。企业需找到适合自己的营销管理策略,推广企业的强势特色,从而获得持续内动力;在加强与区域强势分销对接的同时,要注重财政预算保稳定、培养高素质的医务人员打基础。
事实上,在县级基药市场的带动下,乡镇村将形成一个相互逐级影响的圈子,竞争大幕也同时开启。在渠道方面,神威等企业领先布局;而在终端,修正、蜀中已捷足先登。但基层竞争远不止这么单纯,随着辉瑞、诺华等跨国药企纷纷下沉到县级市场,呈现出与经销商共建县医院销售队伍的趋势。谁将成为未来基层市场的冠军尤未可知。
陶剑虹认为,与城市医院相比,县级医院的基药市场有着自己的个性,只有具备强大的基层纯销配送能力、足够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稳定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医药企业才会成为未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