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瞩目已久的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亟待出台,政府鼓励发展大型连锁企业已成定势。在刚刚闭幕的第64届全国药交会上,国家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司长温再兴透露,五年之内连锁药店的比例要达到药店总数的2/3。然而截至2010年上半年,我国共有39.42万家零售药店(包括连锁门店和单体药店),其中连锁门店约占总数的1/3。
相比资本与经营实力强大的连锁公司,单体药店显得势单力薄,因此业界也有传言,为达到计划中连锁药店的比例,今后五年有可能不再受理单体药店的审批。在政策和市场竞争的重压之下,何处才是单体药店的归途?
新政之下重新洗牌
对于目前政策及市场环境均呈现出向连锁药店利好的氛围,金百合单体药店联盟创始人、广东思明药业董事长翁斯春认为这是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以前我们说连锁是一个趋势,但现在连锁已成为现实。很多得到上游工业支持而本身又具备经营实力的单店,已经早早就发展成为小连锁了。”
而中国商机行销同盟首席顾问、凯尔文德(中国)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裁刘毅认为,五年之内连锁药店的比例要达到2/3,此目标的实现会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会有很多新开的店,也有很多倒闭的店,1/3、2/3都不是简单的1+1=2的计算模式。”
刘毅表示,首先是经营状况良好的小连锁会受收购方的青睐。这些小连锁从单店发展起来,具备良好的历史根基,拥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对于大连锁来说,可以马上为己所用,收购价值最大。
其次,具有医保资质的单店也将成为优先收购对象。刘毅认为,特别是在医保政策未完全放开的区域,具备医保资质的单店是值得挖掘的优秀资源。并且,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日渐增强,一些具品牌的单店比无品牌、管理不善的小连锁更有发展潜力。最后,连锁还倾向于收购能够与其优势互补的门店。“观察门店是否值得收购,既要发掘其优点,也要了解其缺点。”翁斯春认为,“要有互补才能有提升。”
单体店也需群体作战
目前在单体药店负责人群体中,乐观派和悲观派对未来持不同看法,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观点:单体药店对于零售终端来说是必须存在的,“全连锁”在未来并不会出现。
“全连锁对于市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在辽宁经营单体药店3年多的邹慧眼中,药店就是自己拼搏的事业。虽然一定数量的单店被迫淘汰也将是个不争的事实,眼见有的同行陷入了经营困境,邹慧开始着手他的图存之路——发展小连锁。目前,他已经拥有2家门店,并准备在来年再添一员。
郑州单体药店松寿堂的负责人刘志伟对未来比较乐观。他表示,即使赚钱不多,只要小店还能支持下去,他就一定会继续开业。刘志伟的妻子是一位执业药师,可以在售药过程中根据顾客的症状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为小店留住了一批老顾客。刘志伟认为,随着连锁药店的药价逐渐降低,“价格战”已经不能成为单店的必胜武器,专业服务和顾客口碑才是其寻找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对于单体药店经营而言,销售业绩就是硬道理,不管是想继续在连锁巨浪中屹立不倒,还是想在被收购时卖个好价钱,都只能靠销售业绩来增加谈判的筹码。
翁斯春则认为,零售终端的市场争夺,注定是群体作战,而非单打独斗。“即使是没有发展成连锁的单店,也要寻求团队的力量支持。”他认为,进货渠道和服务质量是目前单体药店亟需解决的两大问题,而联盟则是这些单店可以依靠的力量:统一采购、降低进货成本,为成员提供服务技能教育,使单体药店得到最到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