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听得好,才会与医生有好的沟通,只有好的沟通,医生才可能接受代表的观点和要求。所以倾听是一项基本功,有人用时间比来突出倾听的重要性:听/说=70/30(大概这个比例);有人说人长着两只耳朵一张嘴来表明听的重要性。听,这种由耳朵来执行的功能,实则涉及到很多的生理反应。用耳朵去接受高低大小的声音时,医药代表在抓住医生话中信息,揣测医生话中意思。所听到的是原料,经过大脑过滤分析归纳出的是医生的本意,而医生所有的需求都包含在这个本意之中。中国人说话喜欢含蓄,这就更加表明了听的重要性,如果仅仅依照话语的表面意思,我们的要么不得要领要么与他想要的背道而驰。
倾听就是在细细品味出话语之美,用心捕捉医生从嘴里迸出几个字,居然就能摸透他的心,这个过程令人激动。倾听得好,令人神清气爽,因为全身的功能都被充分调动了,神经的运用与肌肉运用相似,给人带来的是更加机智和敏锐。倾听发展到意会阶段,就能与医生心心相通,此时语言似乎多余,一个手势和脸色就说明一件事。
倾听也是在鼓励医生自由表达,因为人都喜欢别人听自己讲,这样自己才有主人翁感,医生在代表的洗耳恭听之下,更愿意敞开心怀,更有可能告诉代表之前想知道的事情、想获得的信息、甚至内心真实的想法。的确,倾听是代表了解医生真实想法一个重要途径,因为一个人可以短时间说出一些借口或与己无关的话,在长时间的表达中,出于本能和内心舒适感,很可能会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一个倾听的人,不仅在听别人说什么,也更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声,这是一个人在不断表达中不好得到的。人在表达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精力的转移,另一方面由于声音的干扰,很难察觉到自己内心反应。而这种反应恰恰是来自于对医生的准确判断和分析。所以说,倾听是一箭双雕之举。
对于医生来说,倾听对他是一种尊重的表现,善于倾听的人总给人一种素质高的印象。按照柯维的分析,倾听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听而不闻-虚应故事-选择性倾听-专注地听-同理心倾听。其中同理心倾听是最高的层次,在同理心倾听中,代表要先认同医生的观点,接着进行问题确认,然后在脑中做出分析,最后给出回答。那么这种回答要能在代表和医生之间取得双赢,他可能是一种有别于医生的观点,但又能给医生和代表带来利益的方案。当这种方案既有别于代表的预案又有别于医生的观点时,它就是第三种方案。
倾听是在细细品味出一种美,美是结果,而过程则是要付出心力。要想在拜访中准确地品味,少不了平时的锻炼。听听外语;看看功夫高手如何练习耳听八方;走在人群之中听听他们在说什么,过去的耳边风突然慢慢清晰起来,也许让你有些兴奋。
相对于演讲型代表而言,倾听型代表更有杀伤力,对医生的准确及时反馈会重重击中他的心脏,从而对你敞开心怀。倾听突出了以静制动的优势,从而在拜访中掌握了主动权。因为静,医生无法把握住代表的心路,就像无法捕捉曲线飞行的鸟儿。当医生发觉自己动的太多的时候,代表要适时调整策略,活跃气氛,不能固执于70/30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