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不懂医学,也不懂药学,没有医药学界的同学关系。虽然笔者的岳父和妻子都来自药学界,但不允许笔者打他们的牌子,尤其是浙江医科大学药学院的岳父与笔者约法三章:“不能对别人说,不能到医院里面说,你是我的女婿。”夫人也说:“我不会帮你疏通关系,也不会去说情。”只能对外介绍:“我的夫人在浙江省中医院(简称省中)药房工作。”这样一来,笔者几乎不能用传统的中国“关系销售”来“卖药”。于是,笔者就用西方的专业销售技巧和适应性销售技巧(按照4型人格来识别客户,然后按照客户的人格完成销售沟通)开始了医药代表生涯。
第一招:适应性销售
当时,公司提供的培训很少,笔者只好先到小医院的小医生或进修医生那儿锻炼技巧和产品知识,有点进步后,就拜访大客户,边运用技巧,边调整自己。通过适应性销售技巧的运用,笔者经常能和客户产生“惺惺相惜”甚至“一见钟情”的感觉,除了钱之外,和客户有了更多的话题,他们把笔者当成他们熟悉和喜欢的好帮手,当然也就不会伸手要钱(回扣)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喜欢,2个月下来,不少医生喜欢上了笔者,再接下来,四回接纳笔者,五回就转介绍,六回就口碑传播。适应性销售技巧成了笔者与客户搞关系的催化剂。
第二招:东方关系学
在一回生、二回熟的阶段,笔者经常使用东方人的关系学,如九同关系(同学、同事、同乡、同校、同姓、同好、同行、同年以及同宗)中的同姓、同乡与同校,尤其是在同一个城市读大学也是笔者拜访客户中的交流话题。 有一次,在神经科年会宴席上,一位省中副院长说笔者是省中的女婿。听到这句话,笔者茅塞顿开。于是,笔者经常在陌生拜访中,只要是关联场所,如拜访中医系统的客户,如拜访神经科客户,笔者都会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某某说,我是省中的女婿,我夫人是学药的,在省中工作。” 当然,在客户关系开发和建立过程中,笔者也运用了东方式的吃饭、喝酒。其实,在西方,医药代表也请医生吃饭,他们请的一般是盒饭。吃饭和喝酒会让人产生愉悦的物质——内啡肽,宴请的优雅环境与音乐等也会促进大脑产生内啡肽。人在愉悦的情况下,就容易放松,这样他的天生风格就容易显露,为销售员采取适应性销售埋下了伏笔。同时,人们在高兴的时候最容易下订单或说出承诺。
第三招:专业销售
1995年,互联网还不是很发达,笔者一般采取个人现场法进行专业拜访的第一步,即客户探查,跑到挂号大厅,浏览并记住专家信息,比如有同姓的专家,笔者就会谈到“300年前是一家,我也姓黄”等。 专家介绍栏上有照片,通过照片,看眼睛、看嘴巴、看面部表情、看领带、看发型等,按照4型人格,把他归类,初步完成专业销售技巧的第二步流程:客户研究。 第三步,就是接近客户。新的医药代表接近客户有八大方法,笔者通常使用他人连锁介绍法,经常以这样的话作为拜访开头语:“××老师说您是一个非常关心患者利益的好医生,他介绍我来拜访您,这里有他给您的一个便条。”为了开发宁波市场,笔者会请杭州认可和喜欢笔者的专家,写条子给宁波的专家,在获得这位专家的认可和喜欢后,又请他帮忙写条子或打电话介绍笔者。笔者还曾经要求一位喜欢和认可笔者的消化科专家,允许笔者参加他们的同学会,在会上,他介绍了很多同学给笔者。据美国专家研究,通过他人连锁介绍法开发的客户成功率为60%,而自己直接开发客户的成功率仅为10%。 第四步,运用SPIN提问。 第五步,运用FAB、FABC、FABD、FABE进行利益介绍。 第六步,运用Ficw法回应客户的质疑。 第七步,识别客户的购买信息,并运用客户选择法等五大方法获得客户的订单承诺。 第八步,积极推进访后跟进。无论拜访成功与否,笔者一般都会在下次拜访前电话回访客户。曾有位客户委托笔者帮他购买医学书籍,笔者找了两家大的新华书店,都没有找到。笔者打电话给他,再一次确认书籍的出版社或作者等书籍信息。找到书籍时,笔者又打电话给他,确认书籍的名称等信息,让他知道笔者购书的进程。
第四招:熟读专业课
笔者购买了《实用内科学》,经常阅读公司产品所在领域的内容,如神经、消化、内分泌等。每次公司举办的产品知识考试,笔者都在80分以上。笔者也经常和医生探讨病人治疗方案(如与消化科医生探讨提高胃溃疡病人愈合质量的治疗方案,与神经科医生探讨面瘫病人的治疗方案,与骨科医生探讨腰椎疼痛患者的治疗方案等等),并与医生探讨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如“替普瑞酮激活胃细胞是否会产生热休克蛋白”等。笔者经常召开科室会议,传达国内外的治疗方案研究进展。有一次,笔者一位负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的同事,准备在浙二医院神经科召开“盐酸乙哌立松”的科室会议,原计划是请上海的销售主任来讲课,可是科室会的前一天下午,该主任突然告知同事,他不能来杭州出差。同事邀请笔者来讲。由于笔者掌握了演讲技巧,对产品知识很熟悉,医生评价很高。1996年,笔者交替使用关系销售和专业销售技巧,当年销售额在公司得了第一名,销售计划为93万元,笔者实际销售额为188万元,202%地完成了销售指标,开发医院44家,每家平均3个品种。使用销售费用为药品出厂价的4%,使用费用中有50%用于赞助学术会议和召开科室会议,被评为公司亚洲部TOP10的最佳医药代表,获得了去美国进修考察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