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就目前媒体屡曝医院“黑幕”想到的

发布日期:2006-03-16  |  浏览次数:66152

最近几年来,由于国家药政管理方面力度的不断加大,管理也越来越规范。药品流通环节中的一些不合理的费用现象逐渐进入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视野,政府在通过一些措施解决药价虚高,社会对此的关注和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先是新疆、浙江、北京医院被曝光。最近,陕西某省级医院又因这一问题而轰动全国。全国各地医院简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药品销售好像已经走到了日薄西山的境地。是不是这样呢?首先,我们来看看“医”和“药”的关系。

 

俗话说的好:“有医无药不治病,有药无医药不灵”。患者有病,到医院去治,天经地义,但离开了药品,医院、医生怎么治病?尤其是中医,对药品的依赖性更为突出。医院、医生的职能就在于提供治病场所,然后认准病,用准药,真正意义上的治疗,那是药品的功效了。所以说是“有医无药不治病”。而药品之所以能治好患者的病,就必须有医生以认准病,用对药为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药品的功效可能就会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

所以说,“医”和“药”是治疗过程中两个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因素。在这个过程中,“药”是主体,“医”是“药”功效和服务延伸,是“药”实现其功效不可或缺和条件。与此相对应,在价值实现方面,亦应该是以“药”为主导,“医”处于从属地位。

但我们医药行业经济长足发展十多年来,由于行业内恶性竞争。“医”和“药”在治病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倒置了。在价值体系中应处于从属地位的“医”却在利润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不可置否,正如媒体所言,医药行业目前是暴利行业,但平心而论,每一盒药生产厂家能挣多少钱?!医药代表能挣多少钱?!医药商业公司能挣多少钱?!而处于从属和服务延伸地位的医院和医生又能挣多少钱呢?!

当然,正如我们看到并在思索这个问题一样,政府也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从数次曝光“医院黑幕”的们就可略见一斑,在前期直接将医院、产品和厂家一并曝光,后来就对厂家越来越温和,像这次陕西事件,不可谓不大,抓住了医药代表,怎么能抓不到厂家呢?但始终未见厂家尊姓大名。这就说明政府在这件事情上对厂家和医药代表是有所保护的。同时也说明其主要责任不在厂家和医药代表。这两年频频出台的药品管理方面的法规,也可以看出政府对生产厂家及流通环节的利润分配是认可的。但对于医院和医生在医药价值体系中的主导地不认可的。医药分家、药政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摆正“医”和“药”的关系。取消医院和医生目前不合理的收入。这次全国人代会温总理的讲话,更明确了这一点。

随着国家整理医药行业中各种关系,目前在医药销售中还暂存的“代金式销售”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药品价格会有相当幅度的降低。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生厂家和医药代表,会有暂时的阵痛和迷茫。我们究竟采取什么样方式来替代“代金式销售”,才能既不违反国家药政法规,又行之有效?就这个问题,很多同行已经开始思考并尝试,我相信,会有人找到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下手早的同行和厂家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成为待业中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