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联盟的征文烽烟不断,参战高手如云,可实战毕竟是实战,他有它的孤傲、他有它的纯朴。因此还真的不敢轻易参加(主要是怕伤了大家的眼睛——本来上联盟就够累眼睛了),但看看这个题目有点忍耐不住,医药代表认识得太多了,除了医生医药代表排名第二。冲动之下,键盘狂响,以下就是冲动与键盘结晶。
刚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两个月,在某天上午例行去拜访医院临床主任,为了充分利用等待时间(一般去了都要等,所以早就准备好了)买了一份当天的报纸,看看上面的新闻,说不准还可以作为拜访主任的话题。正如想象中一样,医院的长凳上很多人等待——病人、代表,还好有充足准备,找个位置坐下——看报。当然体育版是我的最爱,皇马竟然又输球了,郁闷。借张报纸给我看看(正郁闷的时候传来这样的声音),原来是身边一个大约是我两倍年龄的人A(此篇的主角),我毫不犹豫的递了一张过去,接着埋头看到底谁这么没用竟然让人家灌了3个球。A很快就翻阅完了,看我看体育版就和我聊起了足球,天呢,和我年龄差距如此之大竟然对足球如此了解,汗颜。然后自己的身份自然也被他看穿,然后留了名片简单的寒暄就各自去办事情了。
相遇本是很简单,缘分由此而来,我刚刚来到S地,朋友几乎没有(除了同事)所以很孤寂,容易接触的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的朋友,所以没事就打电话跟他聊天,后来就经常一起喝茶,那个时候也就真正的了解了A。
A出生在东北一个农村,没读过几年书,用他的话说那时候解决温饱是最主要需求,然后和其他所有的农村人一样娶媳妇生孩子。但他天生的好学使世俗的农村生活没有蚕食他心灵的净土,他自己去尝试了很多工作。去砖窑、水电工、简单的家电修理样样都行,还在当地小有名气,家庭也过的和和睦睦、喜气洋洋。而远房亲戚的一句“走出去,外面的世界更宽广”让他这个对药几乎没有任何了解农村人走上了代表的岗位。
A从事这个行业一年半时间,但俨然已是个老手(年龄、心理、业绩、技巧),听他把一个个营销理论用实践化解的时候,真感觉自己这个天之骄子徒有虚名。A到医院也是医生们很喜欢的对象,他的成功在哪里呢?他究竟比这些天之骄子有什么不同呢?
看看这个案例。
S市一专科医院,门诊量比较大,医院规模一般,专科药品用量可怕,乃该专科药厂家必争之地。
其他背景:
1. 医院院长B,该专科的绝对权威,掌握医药进院的绝对权利。
2. A厂家在A之前已经有3人做过该院,均以失败告终。
3. 该院长对A厂家有很大意见(原来代表处理不当)。
4. 该院有一个与A厂家相同一品种在用,用量一般。
A厂家对该医院开发全力支持,只要用的费用都可及时到位,专家支持也没有任何问题。看看A是如何来做的。第一个月的两次拜访B,都被B以该院已有这个药品,用得不错,没理由换药拒绝。而接下来的三个月A没有去拜访过一次B院长,他经常和几个临床小医生混在一起,频繁的接触、侃大山、喝酒,搞得那些小家伙都不好意思。另外的工作就是操作其他医院已经在用的产品上量,当然少不了和那些专家虚心请教药品的相关知识(就是为了哄他们了),四个月一晃过去了,没任何动静,连他们经理都觉得有换代表的必要了(此医院),可一个半月后,药品顺利通过进入医院,而另外一个厂家竟然因为不“不正当竞争”死去了。为何??
1. A和医院的临床医生接触,主要了解B院长家庭情况,父亲、B 院长、夫人、儿子。
2. 和其他医院的同专科医生接触了解他的需求,据说有个业务员将一个鼓鼓的**送给他,竟然被退回。
3. 一本驾驶证换来了医院的进药。(该院长儿子刚大学毕业,会开车但是没有证,他儿子又不想去学,而B院长和车管部门没有直接交道,不想托第二层关系。而A在人生地不熟的S市找了人花费11000元弄到了他想要得执照)
频繁的奔波,现在已经和A失去了联系,但愿他越走越好。我不想说他的进药方式是不是最好的、是不是最合适的,我觉得是最用心的。
写他的原因:
1. 40多岁的人能背井离乡到一个陌生行业开始新的尝试。
2. 任何的成功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3. 准备比行动更重要,没有准备的行动就是没头苍蝇。
千万别扔鸡蛋,现在鸡蛋可是很贵的哦,节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