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管理离不开的“三要素”

发布日期:2010-09-03  |  浏览次数:87653
       天时,是什么?是时机,是一种机遇、好的政策、策略,地利:则应理解为好的环境和好的氛围,人和:一种主观的、和谐的人文精神,人文氛围。我理解“天时”、“地利”隶属于客观,“人和”则隶属于主观。
 
       天时、地利、人和,常常有人提起。最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由孟子和荀子提出,《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荀子所指的是农作物、庄稼的收成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孟子则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他用一种军事的谋略论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他说好的城池,好的山川,不能保证军队的胜利,最重要的是人和,只有人和,才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我认为,不管是天时地利还是人和,三者相互关联,相互贯通,不可分割。而且不管在任何情形下都离不开。成也罢,败也罢。这就是所谓的天助我也、天灭我也。三者之间到底谁熟谁轻,依笔者看,他们没有谁重要与谁不重要之分。我们先从农作物说起,人再努力,所谓的人和,种子肥料再好,地势再优,如果没有天时,常年降雨或常年干旱,即使你的地利、人和条件再优越,也不可能达到好的收成,反之,如果天时再好,人不努力,地利环境不好,同样也取不到好的收成。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法是有片面的,三者之间应该说相互制约、相互激励相互重要才是,如果割裂任何一者孤立对待,都有失偏颇。
 
       有幸接触过许多成功的浙商,作为中国“犹太人”的浙商,一种独特的群体,在他们的身上最能体现这几个字的深刻含义。这些浙商大都出生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阅尽人间沧桑、历经种种磨难,大多终成正果。可是他们自身条件并不优越,学历:或小学初中、家世:穷途四壁,或农民或小商贩,但能让他们从事业的蹒跚起步到叱咤风云到中国当今的一代富豪,他们占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乃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的风起云涌,伟人的一句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别人还在犹豫、患得患失、裹足不前时,他们已开始甩开膀子,开始投身商海,不管能否游多远,他们已开始奋力前行,失败不怕、困难不怕,拼的是一种执着向上的精神。地利,江浙东部大部分是田少人多,所以历来都是以做手艺讨生,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中华大地时,稀薄的土地资源,恶劣的地理环境逼迫他们家家办作坊、办工厂,这应视为一种好的创业环境,人和,是浙商的经商观念和抱团的凝聚力,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共赢的人文氛围,所以,即使许多自身没有成功条件的人也纷纷登上了中国的致富榜,有的甚至是《福布斯》杂志的关注人物。
 
       试问如果,国家没有好的致富政策,没有这样一个强势庞大的气候和背景,他们纵使观念再好,人文再好,经商的氛围再优越,同样也不能摄取正果。换言之,国家的政策再好,没有好的观念、没有好的创业氛围,没有积极主观的行动,同样也不可能取得巨大成功,因为国家好的政策是面对四海之内的,可为什么仍然有那么多地区,那么多的人没富起来?成功永远是2:8定律,而这20%人群成功的条件自然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曹操败走华容道时,说天灭我也,蒋介石撤离南京“蜗居”台湾时,也仰天长叹,“天不助我也”。好风凭好力,好船凭好帆,军事也好、农时也好、成功也好,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这已被无数的事实所佐证,那种片面的强调哪一方面重要,哪一方可以优胜于哪一方的说法都是不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