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药动态实时掌握

复星医药挑战绝对优势角色

发布日期:2010-08-28  |  浏览次数:60848

    作为一家以投资能力见长的综合性医药企业,公司正由外延式增长为主,逐步转向以内涵式增长为主、外延式并购扩张为辅的整合发展道路,但整合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复星医药成立于1994年,1998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是一家投资控股型公司,通过附属公司和联营企业经营药品生产、医疗器械、诊断试剂、药品批发及零售业务,目前在肝病用药、妇科用药、糖尿病用药、临床诊断产品、口腔治疗机等细分市场均取得了领先地位。
 
  公司前三大股东及持股比例分别为: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48.05%)、中国建设银行-华安宏利股票型证券投资资金(3.21%)、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005L-FH002沪(1.47%),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上海复星高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
 
  公司的发展战略为:以企业家团队为核心,秉持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整合式发展的手段,抓住机遇、整合资源,重点发展制药业务、医药商业(分销、零售)、医疗服务、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消费品等领域,力争成为全球主流医药健康市场一流企业。
 
  强大的全产业链投资力
 
  公司的核心优势主要集中于以下3个方面:
 
  第一,投资能力强大。通过控股、参股、自建等多种方式,构筑了一条覆盖化学原料药、制剂、医疗器械、诊断试剂、商业分销和医疗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所投资企业大多在各细分领域表现出色。力图通过全产业链整合,取得协同效应。
 
  原料药:海翔药业(002099.SZ),主营业务为化学合成医药原料药和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公司70%以上的产品出口海外,其中培南类化学原料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重庆凯林制药,为重庆药友旗下的外向型药品生产企业,主营化学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克林霉素原料药的产销量位居国内同行前列。
 
  制剂: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生化药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其生产的动物源胰岛素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首位;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主营肝病类、维生素类产品的销售,其中保肝解毒药阿拓莫兰销售额超2亿元,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桂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主营抗寄生虫类、维生素类化学原料药和制剂,其中抗疟疾药青蒿琥酯为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合成药,并且是WHO认可的唯一国内供应商;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国际上规模最大的水解氨基酸生产企业,以L-精氨酸和L-半胱氨酸盐酸盐为龙头的氨基酸系列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除此之外,公司还参股了广西花红药业、天津药业集团、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邯郸摩罗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众多制药企业。
 
  医学诊断和医疗器械:复星医药医学诊断事业部旗下拥有中国自主研发、生产体外诊断产品系列和品种最多的企业,拥有多项专利技术,产品研发和制造均已达到国际水平,产品成功进入欧美等70多个国家。“长征体外诊断试剂”是该领域内最具影响力的国内品牌。
 
  医药商业:公司持有49%股份的国药控股是国内最大的药品分销企业,拥有全国性分销网络。2009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为市值最大的中国已上市医药企业、全球市值第三大医药流通类上市公司。下属药品零售品牌金象大药房、复美大药房(原复星大药房)等市场份额位居北京、上海区域医药零售市场前列。
 
  医疗服务:复星医药通过投资美中互利,进入高端医疗服务领域。美中互利拥有高端医院品牌“和睦家”,是高端私人医疗服务细分市场的领先者之一。
 
  从所投资的企业来看,绝大多数为某一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或特色企业。例如,动物源胰岛素的龙头企业万邦生化、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抗疟疾药的桂林制药、氨基酸系列的龙头企业湖北新生源、具有全国分销网络的国药控股、高端医疗服务的美中互利等,复星医药挑选企业的眼光可谓独到。
 
  第二,创新能力突出。构建了以重庆医工院、复星普适、复星复创、复星复宏翰林等为主体的研发体系,同时不断加大对外合作力度,研发目标瞄准国际主流医药市场。
 
新药研发能力是制药企业最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复星医药的研发正逐步由仿制向创制转型。公司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占工业销售额的5%~7.5%,在强化原有研发团队建设的同时,公司还通过股权合作、合作研发、专利许可等多种方式,与海内外优秀的科学家团队开展合作,持续强化自身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复星医药研发平台,除了重庆医工院之外,还与海外科学家签约建立了上海复星普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复星普适为呼吸道给药技术平台和长效缓控释技术平台;与海外科学家合作建立了复创医药研究有限公司,重庆复创主要专注于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与美国汉霖生物制药科学家团队正式签约合资组建了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公司,复宏汉霖主要致力于大分子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与美国汉达药业合作,主要开发针对欧美市场的挑战专利的仿制药;2009年还与以色列D-Pharm就缺血性中风治疗药“DP-b99”在中国的临床研究、注册、生产和销售达成合作协议。
 
  复星医药的研发起点比较高,新药研发的初衷就是瞄准欧美主流医药市场,因此研究方向主要以创新药和高难度的仿制药为主。新药研发一直是国内制药企业的软肋,为了迅速提高研发实力,复星医药主要通过与海外科学家合作组建公司的方式联合进行新药的研发,这种“复星出资金,科学家出技术,共同分享收益”的合作模式能极大地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并且让复星的新药研发一开始就处于世界一流的起跑线上。
 
  第三,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家团队。复星集团的5位创始人均为复旦大学毕业,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背景,经过18年的磨合,已形成了一个分工合理、配合默契、优势互补的领导团队。从1992~2010年,复星从一家不知名的小企业成长为今天中国最大的综合类民营企业,纵观企业的发展史无不体现了务实、严谨和灵活的处事风格,这与创始人的个性密不可分。通过公司“以发展来吸引人、以事业来凝聚人、以工作来培养人、以业绩来考核人”的人才观,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利益诉求,并将其与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企业的发展。复星医药还是国内首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医药企业,被评为最受尊重的雇主,这也是复星软实力的体现。

分页标题

 
  盈利能力强,成长有挑战
 
  2009年报告期内,复星医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79,585.46万元,较2008年增长10.49%,实现营业利润321,203万元、利润总额326,467万元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9,820万元,分别较2008年增长297.75%、290.66%和261.61%。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旗下万邦生化、重庆药友和湖北新生源的业绩快速增长以及公司对国药控股的权益比例由47.04%下降至34%带来的股权处置收益。
 
  从盈利能力来看,2007~2009年,复星医药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7.06%、28.13%和32.58%;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8.69%、20.17%和66.22%;摊薄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6.16%、17.23%和38.57%,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表明其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从成长能力来看,2007~2009年,复星医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52%、2.16%和2.62%;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19.02%、9.62%和297.75%;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85.91%、0.02%和14.79%。从营业收入的增长来看,公司增长率略有增加,但远低于行业的平均增长水平,显示其持续增长动力不足,这主要与并购放缓有关。
 
  从营运能力来看,2007~2009年,复星医药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89、5.29和4.63次;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7.94、8.40和7.66次,这两项指标均保持稳中稍降的趋势,综合营运能力没有较大提高。
 
  绝对优势的未来命题
 
  复星医药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以下3点:
 
  第一,整合。复星医药通过控股、参股、自建等方式已经建立了一条完整的医药产业链,从集团整体来看,38亿元的销售额可以进入大型医药企业的行列了,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但再按工业和商业进一步细分,其工业部分销售收入也只有20多亿元,这20多亿还是数十家制造企业的总和。从单个企业来看,目前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企业为万邦生化,2009年销售收入也不过6亿元,如果按其预估的目标,2010年销售收入可能达到10亿元,即使实现目标,也只能算一家中型企业。不可否认,复星医药旗下的企业大多颇具特色,但要将这些小而好的企业整合为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实力的产业集团并非易事。当好产业整合者的角色对复星医药的经营管理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而,除了做大现有的优势企业外,不妨将未来投资并购的重点放在具有更大规模的好企业上,并以其为核心,进行整合扩张。
 
  第二,新药研发。公司将生物制药和化学药作为未来主攻方向,也与其国际化的战略相一致。为此,公司通过合作和自建的方式也成立了多个具有不同定位的研发平台,但从目前来看,只是初步搭起了一个科研平台的架子,或者说是完成了研发体系的初步架构,但要真正出成果,至少还要等3~5年的时间。此外,新产品能否转化为现实的销售收入,除了持续不断的科研投入,还需要培育一支相匹配的强大营销队伍,但从目前来看,复星医药旗下少有能担当此重任的子公司。
 
  第三,“全”与“专”的平衡。公司建立了一条覆盖医药产业上、中、下游的产业链,做到了“全”,不仅有工业、商业还有医疗服务业,而工业不仅有原料药、化学制剂、生物制药、中成药,还有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但真正具有绝对优势的领域除了医药商业外,还是不多。要想在每一个环节做到第一或第二,同时又覆盖整条产业链,这种既“专”又“全”的理想要转变为现实,对管理层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